惊蛰还想再问呢,这私自买卖不是算投机倒把吗?为什么他敢这么大胆的说出来?
还来不及问,奔着供销社前去,就看到一边站着一群人,小寨队长也在其中。
惊蛰每天都要来一趟,基本没怎么引起注意力。
她直接让毛根去称重,凑到人群中听了两耳朵。
刘根生正在说话。
“咱们村里风水好,这两年连老人去世的都没两个,怎么可能少人呢,要是真少了,肯定一早就报到我这里来了。”
身穿便服的公安手中拿笔记着:“既然人都全乎,那我们这两天走访一下村子里的人应该没任何问题吧。”
“当然,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有能帮上忙的我肯定帮忙。”
“那倒不用,正常该干嘛就干嘛。”
惊蛰听明白了,这询问已经临近尾声。
想着刚刚听到的对话,惊蛰出声提醒:“大队长,你怎么这么确定全部人都好好的?你们村里边不是有几个在县城里干活的。”
惊蛰的声音一出来,刘根生的背后就冒气一股子寒气。
这事没有大范围宣传,迟惊蛰一个大寨的人怎么会知道的?
公安同志也立刻眯起双眼:“你刚刚可没说有人出村!”
“那人好好的呀,同志你只问了人有没有少,这人安安稳稳的在县城干活,我总不能平白就说人家少了。”
刘根生像是为了给自己确认:“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去村子里边找他们家里人问问。”
他这么主动,倒是出乎惊蛰的意料。
公安同志最终是顺着刘根生的话去了出门干活的人家里。
毕竟如果人少,那在外的人肯定是最有可能的。
惊蛰站在原地,没想跟着的。
谁知道刘根生视线却落在她身上:“惊蛰也一起来看看吧,说起来,这几个人现在能工作安稳,还要多谢谢你呢。”
“谢我?”惊蛰没闹明白刘根生的意思。
“当然,一起来吧,要不然这样,大海,你费劲跑一趟县城,去把那俩人请个假,让人回来一趟。”
刘大海站在一边,听了大队长吩咐应下,扭头走了。
惊蛰一直都知道,刘大海在小寨里面算是顺风顺水的。
看来这原因大多是因为背靠着大队长了。
公安同志见他这么笃定,心里面也是信了几分的。
可该考证的还是要考证。
一行人领头,后头跟着看热闹的,浩浩荡荡的向小寨某一户走去。
站在门口,刘根生率先上前敲了敲门。
“大黄媳妇搁家吗?”
蹦蹦蹦的连着敲了好几下门,里头才走出来个到人腰间的小丫头,睁着眼睛看着眼前人。
“妈妈不在家。”
或许是队伍太大,有人看到半路告诉了大黄媳妇,小丫头的话音刚落,那边一个包着头巾的女人就走了过来。
第106章 :工业社会
“这是干啥?咋都挤在俺家门口?”
惊蛰认出来这人,就是刚刚坐在供销社角落两个说话的人其中之一。
刘根生敢这么大方的带人过来,是不是她猜错了?
从最开始出事后,惊蛰便将这件事情联想到小寨身上。
现在想想看,她根本没证据。
压住心底的心思,边上刘根生已经开始解释。
“你别着急,这就是来正常问问情况的,普查人口的。”刘根生随便扯了个理由。
公安同志没拒绝,主动询问:“你们家现在几口人,现在都在村里住吗?”
大黄媳妇还没被这么问过,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咋说。
刘根生放缓声音在边上安慰着,大黄媳妇缓了缓才开口。
“家里边人口多了,上头有公公婆婆,我男人兄弟两个,现在在县城帮大队长干活,几个月都不回来一次。”
公安同志总算是听到了正题上,立刻截断话询问:“你上一次见你男人是什么时候?”
“上一次?”大黄媳妇抓了抓头:“好像是种地那会,回来帮家里播种,弄完又走了,不过他定时一个月就给家里寄一笔钱,咋?是不是大黄犯啥事了?”
她越说越觉得不对劲。
查人口干啥一直盯着她男人问,当初就是奔着在外面能挣钱,她才同意男人一直在外面的,不然谁愿意分开。
公安同志仔细算了算,满打满算,种地都是三四个月前的事情,可地下发现的尸体却比这更久。
而且还有钱拿,这下次倒是没有理由继续怀疑了。
刘根生为了让人信服的更多,主动指着惊蛰说。
“真要好好谢谢她,就是因为她抓的鱼,被县城里一个大酒楼看上了,大黄就是在大酒楼里面做厨师的,原本人家嫌弃他手艺不好都要辞退的,现在就借着这鱼的关系,给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