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入股?我?”他不确定的指指自己,又问了一遍。
对八十年代末的李烛来说,“技术入股”这个词汇,还是太新了。哪怕他在省城,在高校,在接触各类信息的前沿阵地。原谅他吧,毕竟在如今的大学象牙塔里,还没有开始流行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大家一心做科研,在认知里,比起经济利益,更多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魏檗看他傻愣愣的模样,不知怎的,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气。她语气不善,问道:“你知道股份制有限公司吗?”
“这个我知道。”李烛连连点头。
魏檗的气儿散了一些。如果李烛说不知道,她刚刚立马就会走。已经被一个笨蛋气着了,今天没有心力和两个笨蛋纠缠。
好在李烛表现达标。
魏檗只需要向他解释技术入股,不用从成立公司开始讲。
“你让我以技术成果或者专利研究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出资,按折算的比例给我分红。”李烛听了,沉吟道:“听起来,我像空手套白狼。对我百利而无一害。”
他看向魏檗,问她:“你为什么不找我导师?他是这个领域的巨擘,有很多成果、专利。”
“请不起啊。”魏檗笑了一下,跟李烛说:“请你分5%的股权,请你导师得分接近50%!”
“你是图我便宜吗。”李烛玩笑了一句,话刚出口,便察觉到有些不妥。他偏了偏脸,转移话题:“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说吧,技术入股,我需要付出什么?”
闻言,魏檗真心实意的笑了。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心。特别是被刚愎自用的笨蛋伤害过之后,魏檗觉得李烛如此面目可亲。
她说:“技术入股需要分担亏损。一旦入股,就要以你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李烛点点头,责权相当,这是应该的。
魏檗又说:“技术成果入股后,你是公司股东,但你相应的技术成果财产权,都要转归公司所有。”
“公司会根据需求,投资让你研发新品种、新技术。”魏檗看着李烛,跟他说:“这些技术是你的专利,是你的。但是技术进行的成果转化,得到的经济效益,都是公司的。”
李烛沉吟了片刻。
魏檗笑道:“我来是跟你谈合作,不是强买强卖啊。你觉得合适就加入,不合适就不用加入。”
李烛抬起眼皮,看向魏檗,淡淡的问:“我不加入,你就再找别人去?”
魏檗点头:“必然!”
“如果我加入。”李烛问:“就是你的人了?以后我做科研,是不是需要听你安排?”
魏檗:……
“是和我公司合作的人!”
“具体细节商定我们会签合同,合同条款都可以讨论。”魏檗说:“我也不是周扒皮,不需要你卖身。我公司投的研发项目属于我们公司,你从其他方面申请的资金做的研发,可以是你自己的。”
“哦。”李烛淡淡应了一声,听不出什么情绪。
他站身来,到柜子里拿了一沓白纸,递给魏檗:“现在,我们可以商讨合同细节了。”
啊,这么……这么快?
魏檗以为他要考虑几天,已经做好了在省城继续待几天的准备。
她反而突然有点犹疑:“你不用,考虑考虑?”
“我考虑好了。”李烛拔下钢笔帽,侧头看了看魏檗,“我们函授班里的人私下都传你有运道,全都往你身边挤。运道来了,我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都是哪跟哪儿……”魏檗这才知道,班里关于她的小道消息满天乱飞。
李烛噙着笑,一边写合同,一边跟魏檗聊函授班里,魏檗不知道的事情。
“我怕是上了个假学。”魏檗扶额,她完全不知道,班里竟然有那么多真真假假的八卦和小道消息流传。
大提琴般的男生和叮咚流水样的女声交织,钢笔尖沙沙作响,音符在透过窗的冬日暖阳下跳跃起舞。
跳跃到发丝上,跳跃到唇边,跳跃到白纸上。
金乌西坠,暮色四合。
桌边的纸篓里已经装满了废弃的纸张。改了多少稿,李烛记不清了。他右手中指已经染上浓黑的墨迹,食指上还留着没有擦干净的红色印泥。
魏檗的指节也染了墨色,是指点修改时留下的。她的食指上,残存的印泥也没有完全擦干净,特别是手指两侧,留着隐隐的红痕。
合同最终敲定,两人都长长舒了一口气。进而相视一笑。
魏檗发现,商议合同细节的时候,两个人也有许多争执,不过,她并没有生气、愤怒的感觉,反而在探讨拉扯中,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大脑越来越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