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李烛想象他将来的人生,他要给师父养老送终,然后自己再收个徒弟,把师门传承下去,顺带让徒弟给自己养老送终。
他打算得很好,他自己也觉得,那样的未来,看起来还不赖。
然而,他畅想的未来,和跟师父在一起的“平静”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
新社会不同于旧时代,他师父李四,因为偷、抢,被严打入狱,下了大牢,判了二十年!巡查人员还顺带找到了他。
李烛知道师父被关进监狱,他自己被一群穿制服的人带走的时候,以为天都要塌了。
没想到那些人没骂他也没打他,反而给他白面馍吃,然后,把他带到一个微胖的中年妇女跟前。
李烛在梦里,又见到了那个胖胖的中年妇女。睡梦中,他脸上露出清浅的笑意。
“秦妈妈。”李烛梦里似乎又变成小孩子,像自己十岁时那样,扑倒秦妈妈的怀里,“秦妈妈,我好想你。我现在行正道,做正事,没有辜负您的教诲。”
“不是没有辜负我。”秦妈妈对李烛说:“小李烛,你是没有辜负你自己。”
————————————
李烛被带到福利院的那一天,当了十多年孤儿院院长的秦美珍大吃一惊。
孤儿院里的孩子,有的是很小就到了孤儿院,有的是长大一点儿之后,家里遭逢变故。从小在院里长大的孩子,受老师、保育阿姨们的关心爱护,有的身体有残缺,有的是完全健康的孩子,总之,都阳光快乐的长大,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长大之后才来的孩子,大多沉浸在悲痛之中,需要老师、保育员们更多的关心、引导和陪伴。
但眼前这个孩子,和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他站在那里,与其说是个年幼的孩子,不如说是一头离群的小狼,狠厉,散发着攻击性。
秦美珍第一反应是头疼,问题孩子。在听完送李烛去的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之后,善良的秦美珍打心眼里心疼这个孩子。
李烛刚去的时候,怀着恐惧和警惕的心情,每日精神紧绷,观察孤儿院里的一切。他精神过于紧张,以致自己并没有察觉,从他到孤儿院,他整整一个星期没有说话。
孤儿院里的孩子,按照惯例,一般都会姓党,或者姓国。
在给李烛起名字的时候,李烛才第一次开口,说道:“我姓李。”
而秦美珍尊重了李烛的意愿,让他姓李,依旧叫自己的本名。
多年之后,李烛大学毕业,长大成人那一年,他到监狱里去探望自己的师父李四,说起孤儿院里的这一段经历,好笑得跟李四说:“那时候秦妈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才发现,我一直没有名字。”
“从前我们下九流的人,起什么名字。”李四说:“我不也是因为是你师爷第四个徒弟,才叫李四。我就你自己,还用给你起名么。”
“对。咱那时候都那样。”李烛跟李四说:“秦妈妈给我起了个名,叫李烛。”
“哦。”干瘪的老头李四问:“啥说头呢?”
李烛说:“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拿着蜡烛走路,虽然光亮微小,但仍旧比在黑暗中摸索强多了。
李烛告诉李四,秦美珍给自己起名叫李烛,是希望自己能够在黑暗的漫漫前路里,哪怕一灯如豆,也依旧能有一点光亮。秉持着一点儿善意,不要被人生的磨难吞噬掉。
“师父,在最初的人生里,你是我的引路人,你算得上那一点烛火。”
“俺可算不上。”李四双手直摇:“你得感谢国家,感谢政策,秦院长才算你的引路人。但是到最后,还得靠你自己个儿。”
“秦妈妈也这么说。”
秦美珍去世之前,李烛跪在床边,哭得不能自已。他一直把秦美珍当成照亮自己黑暗人生,给自己些许温暖的烛光。秦美珍拉着李烛的手,告诉他:“小李烛,你自己心中的善意,你的理想信念,才是照亮你前路的那点烛火。你要找到自己的路。”
————————————
“秦妈妈,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梦中的李烛,从小孩的模样,变成了一个俊秀的青年,他说:“我看到了一轮红日初升。”
天光大亮。
李烛从田埂上坐起来,活动活动发僵的脖子。他心情愉悦,虽然想不起来昨晚做了什么梦,但印象里,是一个美梦。
他进屋换了件干净衣裳,洗漱完毕,沿着小路往魏檗家的方向走。
昨天魏檗告诉他,村里的食堂不提供早餐,他早上可以到自己家里来吃饭。
昨天喝了不少酒,答应的时候,没反应过来有什么,现在……李烛看着自己空空的两手,总感觉,哪怕到魏俊海家去蹭饭,似乎也比去魏檗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