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华。”
我心向明月走到沉浸在回忆中的时灼身旁:“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第二幕的拍摄了,就是盛钧和希明第一次上战场时的情节。”
时灼有些恍惚,他想起那时的盛钧,似乎还因为被自己碾压而有些不服气。
……
“希明,马上我们就要上前线对抗虫潮了你怕不怕?”盛钧与希明并肩走着,他一直关注希明脸上的表情,企图看出一丝恐惧,仿佛这样就能将希明拉近他们太过疏远的距离。
“怕?”希明瞟了一眼盛钧,脚步不曾放慢:“我为什么要怕?”
“其实我也不怕。”盛钧说道,语气中还有几分跃跃欲试:“我这人没什么太大的理想,就只想将虫族赶出我们属于人类的星域。”
希明侧头看向身旁的青年,第一次正视自己这个看起来十分没用的搭档,缓缓说:“我也一样。”
来到机甲准备室,希明的“雪铭”在一众联军制式机甲中十分突出,他自己倒是不在意,第一个进入机甲奔赴前线。
东石星没有高等虫族居住的虫巢,所以它虽然在人类对抗虫族的前线,也时不时会爆发虫潮,但是虫潮里的都是低等虫族,十分好对付。
联军高层也考虑到这一点,将东石星设为新兵的训练场,等他们熟悉与虫族作战后再根据他们的表现安排进其他军团。
希明此前只在军校里杀过那些模拟虫族练练手,真刀真枪地面对充足还是第一次,但是作为人形兵器的他,经历过的战斗不知几凡,比高等虫族还难对付的敌人也面对过,现在区区几个低等虫族,在希明看来就跟切瓜一样简单。
因为心有余力,希明开启了超广角视角,打算看看盛钧那个想要抢他任务的人是什么表现。
盛钧最初面对虫族时,动作还有些僵硬,但是等他杀过几只虫族后很快找了节奏,动作都变得流畅起来。
随着时间推进,盛钧杀死的虫族越来越多,盛钧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杀起这些虫族也像希明一样,几乎是一刀一个。
由于盛钧擅长近战,又是以速度见长,他杀起虫族来,比起战斗经验丰富的希明来并不差多少,有时甚至还能超过希明的速度。
见盛钧进步神速,希明微微挑眉,觉得自己的这个搭档也不算个完全的废物。
虫潮持续了整整五个小时才结束,对于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来说,早就精疲力尽。
比起那些走出机甲后步伐不稳,心力憔悴的新兵,希明轻轻松松地走出“雪铭”丝毫看不出他是经历过一场持续五小时的战斗的人。
听见身旁的脚步声,希明知道盛钧也出来了,出于对搭档的关注,他礼节性地回头看了盛钧一眼,就见原本还弯腰驼背、双手下垂的盛钧发现希明在看他后,他整个人立刻精神起来,腰不弯了,背不驼了,走路带风,变得像希明一样自如。
看着盛钧掩耳盗铃的行为,希明轻哼一声,觉得这个自己的搭档确实是个废物。
联军的军衔全部按军功计算,而军功则来自于士兵杀死了多少虫族。
星际时代,自然不会像过去一样,杀死的敌人数还要靠收集敌人的某些物品,或者有专门的人在旁边记录。
在联军中,所有的机甲都链接了中控台,会实时将机甲的数据传输会中控台,而中控台会根据机甲传来的数据计算这台机甲到底杀死了多少虫族。
当然,中控台实时掌握机甲数据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计算机甲到底杀死了多少虫族,而是为了根据机甲传来的数据判断机甲和驾驶员的具体状况,比如是否有某部位受损、能源是否足够、武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战后复盘……等内容。
每种不同的机甲,计算数据需要的公式和模型并不相同,像是希明的“雪铭”这样的个人机甲,需要的更是独属于“雪铭”的计算模型。
所以战斗结束后,调取“雪铭”数据,判断“雪铭‘状况的工作是由希明自己进行的。
现在战斗结束,希明便立刻来到中控台,想要看战斗时的复盘和”雪铭“战斗后的情况。
中控台的技术员们见希明来了,纷纷对希明友好地笑了笑,负责统计希明那个小队杀了多少虫族的技术员更是十分惊叹:
”莱特温中尉,您在这次虫潮中一共杀死了五十三只虫族,远远地刷新了新兵初次击杀虫族的记录。我想再过几个月您就可以晋升为上尉了。“
在联军中尉级军衔依旧属于士兵行列,只有达到校级军衔才算真正能够成为联军可以有指挥权的军官。
希明的中尉军衔是他从联邦卡林军校毕业来到联军后联军授予的,一般而言持有军校中的优秀学生才会有的军校推荐信的新兵都会被联军授予相应的军衔,中尉是给能给这些新兵授予的最高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