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开完药,小董护士就直接给煎了。
中午,朝歌拿着两瓶药出去,看了一眼病房,彭娟母亲看着孩子呢。
到了食堂,朝歌打了面条,不一会儿粟萧就来了。
朝歌今天看他还是有些脸红:“今天吃手擀面!”
“太难得了。”粟萧压下上翘的嘴角,怕小姑娘恼羞成怒。
“这个清心丹你一瓶,给我大伯一瓶。”
“咳咳,我就不用了,都给大伯!”
“随你。”
朝歌今天如愿看了篮球,粟萧在一边全程黑着脸,朝歌悄悄牵上他手,脸才不那么臭。
下午,粟萧看着两瓶清心丹,还是留下一瓶。
时间转眼过去半年,朝歌每个科室都轮到了,整个医院甚至军区都知道了朝歌的存在,不少人找了关系让朝歌来看病。
朝歌也不是所望,经她手的病人,就算在生死线上挣扎都被救了回来。
原本预计开在朝歌后边农场里边的疗养院也扩大了建筑面积。
四个月时间,医院已经建立好了框架,若不是农忙一个月,估计现在都装修完了。
上边人觉得朝歌在边境浪费了,北部军区赶工速度极快,想让疗养院快速投入使用。
不用轮岗,现在医院有什么疑难杂症的患者都来找朝歌。
如今朝歌正坐在院长办公室,跟刘院长还有京都来的邹医生师徒俩人探讨疗养院人选。
“院长,小董护士我要带着的,给我当助手。”
“没问题。”刘院长羡慕小董护士啊。
“我看这几个老中医都是比较厉害的,怎么被下放了?”
“这里都是筛查完,被人坑害的好大夫,你相中哪个我们能调过来。”
邹医生有些诧异,他知道一些事,但是没想到这小姑娘能量这么大。
“邹医生你看一下吧。”
邹医生把文件拿过来一一看过,挑出来口碑不错,医术不错的老大夫,再私信的把自己的师傅挑出来,没想到自己运作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个小姑娘一句话重要,原来医术才是硬实力 。
邹医生徒弟,邱鑫,路哥的未婚妻,看着自己爷爷的档案手指攥紧,看老师给选出来不禁一颗星高高提起。
“刘院长,朝医生,我认识这些个都是京都的大夫,技术很好,也很有名望。”
“可以,朝歌我认识一个蒙医,说是神医也不为过。”
“可以。”
朝歌知道挑选出来的医生都不会差,若是可以朝歌想都吸收过来。
“刘院长,医院那么大,您说这几个老大夫不够干啥的,要我说这二十位医生都吸收过来。”
“可以,这些给你选就是怕你有不喜欢的。”
“这边是西医,有七位,都是医学圣手,但都因为或多或少的原因被下放,都是院长级别的。”
“好,那都吸收了。”
“这边还得他们进行中西医交流,尽快都接过来吧。”
“但是没有住的地方啊。”
“住在农场社员家,您看怎么样?”
“行,我到时候去沟通,我先去沟通一下这些医生的事。”
“好。”
朝歌带着邹医生跟邱医生俩人,拖着行李往农场去。
离远,就看见一帮战士在施工:“这疗养院真的很大。”
“是啊,原本要建一半这么大,后来因为来看病得人多,就扩建了。”
“不像是传统医院啊。”
“嗯,主要是疗养,前边一个个小院都有三个独立的屋子,带厨房的。
第二排是独门独院,是一间主卧一间客房,一间厨房。
第三排没有院子,就是排房,都是单间,设施是公用的。
边上两排左边是办公区域,配备两间手术室,右边是接收一些住院病人的病房。”
“我看这涂料都刷完了。”
“嗯,早上我看是在贴瓷砖。”
“来疗养还能养花养草啊。”
“是啊,愉悦身心,宿舍这边是农场在建,在我房子边上,地方大,都是独门独院,但是都是两间的,前两天刚封顶,估计还得一个月。”
带着俩人到了知青点,这如今都没有人住,没有知青来这边下乡了,老知青都被场长调到别的农场了。
“这屋你俩暂时住着,我就住后边卫生室,这后边的广场就是场部跟粮仓还有供销社。”
“谢谢朝医生。”
“不客气,那我回去了,你俩收拾着。”
“好的。”
朝歌也没回医院,直接回了家,粟萧已经出去俩月还没回来,朝歌心里总是惴惴不安。
东北的冬天很是凉爽,早晚都得穿上厚衣服,与第一年不同,如今的小院被俩人种的郁郁葱葱。
朝歌在黄瓜架下溜跟黄瓜,压点冰凉的净水冲洗一下咔嚓咔嚓就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