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营养不够,学着给妹妹做了蒸鸡蛋羹,给她补充营养。
一眨眼,来到两天后。
一早,程夏在哥哥的陪伴下,来到二中。
门卫室大爷特意被林老师交代过,瞅见这对兄妹俩,年龄也对得上:“你们姓程吧!”
程夏点头:“是啊,林老师应该说过,我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
“真是你啊!”大爷上下打量她,说:“等等,我给小林打个电话。”
接到电话,林成文一路跑来。
办公室里,老校长摇摇头:“至于嘛,不就是个中餐班的苗子,跑得跟阵风似的,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不稳重。”
边上的主任跟着颔首:“是啊是啊,都是当班主任的人,让学生看见像什么样子。”
领着兄妹俩来到办公室,抽取一份今天月考的试卷,由其它老师代为监考。
办公室一直有老师值班,程夏写出一张卷子,被拿给批卷老师。
语文老师看了直皱眉头,真是稀奇。
很多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送分题,她全部空着,反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她却拿到高分。
尤其作文,可以拿满分!
卷面总分150,她拿79分。
历史卷更不行,一片空白,只有选择题拿到19分。
英语试卷拿到62分,刚到及格线。
这位同学成绩差得太离谱,不像是高二学生。
林成文过来查看,批卷老师同情看去,满怀欣喜地以为捡到个好苗子,如果笔试成绩不通过,按规矩是不能入学的。
厨艺天赋再好,也不行。
查看完程夏同学的卷面分,情况不太乐观,林成文微蹙眉头,但他对程夏有信心。
听说程夏哥哥是去年本省理科状元,被几所顶尖学府争抢,不知为何原因,他没有去顶尖学府,而是留在市内的学校。
林成文猜测,他应该是不放心妹妹一个人,特意留下来照顾妹妹。
哥哥这么厉害,妹妹的理科成绩让他抱有期待。
快到午饭时间,林成文领着兄妹俩到学校食堂打饭,下午接着考试。
看到食堂的窗口不一样,程夏好奇,林成文解释说:“那些贴着星星的打饭窗口,是我们中餐班学生在经营,俗话说实践出真理,我们学校给学生提供免费食堂窗口和食材,一方面让学生实践操作,一方面让学生吃到健康美味的饭菜。”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而且经营学校食堂窗口的学生,不是打白工哦,还能参与到毛利润分账,三七分成。”
能挣钱!
程夏心动不已。
她想留下来,一面继续上学参加高考,拿大学文凭,一面打工挣钱,给便宜哥哥减轻负担。
她不想当寄生虫。
不能被才上大一的便宜哥哥一直供养着。
程夏想尝尝中餐班学生的厨艺,心里有个数。
程帆也是这样想的。
学生经营的窗口,比预制菜贵几块钱,还算物美价廉。
林成文想要给兄妹俩结账,被兄妹俩拒绝。
拿着餐食回到用餐区,程帆发现鸡蛋羹很多孔洞,没有他妹妹蒸得漂亮、细腻。
他妹妹做的水蒸蛋,蛋羹滑嫩得像牛奶布丁,还会盖上香辣的肉沫,看着就很有食欲。
吃过午饭,程夏又回到办公室考试。
经过两天的恶补,加上便宜哥哥的辅导,她的理科成绩几乎全部及格,尤其是数学,拿到高分。
计算完总分,运气不错,笔试成绩刚好通过。
接下来,只需要测试烹饪特长成绩。
通过抽签,程夏抽到一个菜名——红烧肉。
红烧肉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
想要把红烧肉做的不柴不干,得花点心思。
她挑选好食材和香料,来到学校后厨。
进食堂厨房前,程夏把双肩包交给程帆,便宜哥哥和林成文在外面等候。
因为每位厨师的烹饪方式保密,按照规定,确认学生没有随身携带物品后,其他人不允许进入。
五十分钟后,红烧肉出锅。
林成文,还有主任、校长等早已等候多时,另外还有两名老师也一起充当裁判。
揭开砂锅,油香肉香,扑鼻而来。
黑沉沉的砂锅内,红烧肉三花五层,一块块鲜红油亮,漂亮极了。
挖起一块红烧肉,盛放到盘子里,一共五份,端给几位临时被拉来的裁判老师。
面前摆着一只白净瓷碟,因为刚放下,红烧肉一颤一颤,肉感十足啊!
林成文被红烧肉吸引。
好奇它比别的红烧肉颜色好看,不像是加了红曲米,用酱油烧出来,出锅后颜色暗沉下来,这个红烧肉鲜亮、红润,色香俱全。
入口是微甜的酱汁,肥肉里的油脂大部分被炖煮出来,瘦肉不柴,软软烂烂,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