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吃吃超市,要属热食区最热闹,烤鸡、面食和麻辣烫,这三个区域的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顾客如浪潮,一波接一波。
后厨的兼职工,帮忙清洗蔬菜,一筐接一筐,根本停不下来。
有懂吃的顾客,拎着麻辣烫,又到隔壁面食区买了酥脆油条,揪成油条段,放到骨汤里这么一泡,在口腔里爆汁儿,老香了。
*
在学校吃过午饭,江曜到吃吃吃超市来帮忙。
来到入口,看到黑压压的一片顾客,挤都挤不进去,他突然觉得吃货真可怕啊!
在保安大叔的帮助下,他终于进到超市,被收银台旁边的自助收银机器吸引住了目光。
终于肯花钱给店里配备机器了!
吃完工作餐,大家走远出了休息室,看到二世祖又来了,程夏扭头问:“你们手里有什么脏活累活?”
方芸景:“处理鸡叉骨的兼职工忙不过来。”
程夏:“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我不放心,还有没有别的?”
程帆幽幽说:“今天办卡的人比较多,我跟店助忙不过来。”
程夏一听:“好,交给你了。”
她把二世祖交给便宜哥哥,便不再管他,忙到下午三点,要去吃吃吃饭馆溜达一圈,带回今天的营业额。
自从吃吃吃超市搬走后,吃吃吃饭馆的客流量有一定幅度减少,店内自营生鲜,自给自足。
她们没把吃吃吃饭馆也跟着搬迁走,一方面是租期还未到,一方面是想要把吃吃吃饭馆跟超市分开经营。
吃吃吃超市有江曜的一份股权。
吃吃吃饭馆,则是属于她们三人股东全资,未来超市可以接手做代加工,饭馆打算以后做中高档餐馆。
自从超市搬走,卢翔被调去超市帮忙,饭馆里只剩下徐振一人,他每天早九晚四,一天上班六个小时,也没人管他。
店里顾客大多是小区附近的居民,大爷大妈们,还有京大学生,都是饭馆的老顾客了,做的回头客生意。
顾客每天清早争抢生鲜食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少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客源,一天从早忙到晚,也不算清闲,就是比较孤单。
见到程夏,徐振忍不住问:“咱们饭馆什么时候搬迁啊?”
程夏回:“租期到明年暑假呢,你要是觉得饭馆呆着无聊,明天我问问卢哥和李哥,能不能跟你换下班。”
徐振就想找人说说话:“好啊,咱们轮班到饭馆呆几天,不然天天一个人上班,太难受了。”
闻到炸货的香气,程夏探出个脑袋,瞅见原来吃吃吃超市的店铺,重新换了招牌,改名家家超市。
店内格局嘛,跟她们以前的吃吃吃超市差不多,小吃台与收银台相对,另外售卖炸鸡叉骨和热饮等风味小吃。
看到路上行人,家家超市老板吆喝着:“炸鸡叉骨18元一斤,买一斤送半斤,过来看看,买了不上当。”
这个家家超市的老板,就是当初给她们狮子大开口涨价的房东。
见他吆喝了半天,没见几个顾客,程夏纳闷:“隔壁家家超市生意这么差,炸鸡叉骨我闻着挺香的,怎么没人买?”
临到下班,徐振收拾着厨房卫生:“嗐,连个初级厨师都不请,卖的炸鸡叉骨是半成品,过油一炸,闻着香,味道马马虎虎,跟以前咱们吃吃吃超市自己拌得腌料差远了。”
顿了顿,又说:“一开始还有点生意,因为咱们以前的吃吃吃超市的底蕴在,还有些顾客上当,后来发现味道不好,换了老板,就不来了。”
自从吃吃吃超市搬走后,现在这条街上冷冷清清,再也不见从前大家随意坐到路边过早,市井烟火气满满。
吃吃吃饭馆倒是有些老主顾照顾生意,奶茶店因为养生药膳和养生汤一事后,被戳脊梁骨,生意一落千丈,已经贴了转租告示。
徐振觉得,过不了几个月,隔壁家家超市也得转租。
拿到今天的营业额,看徐振锁上店门,送她到银行存储到单独的银行卡里,两人一同来到百货楼。
徐振到后厨跟卢翔和李长胜商量,程夏跟程帆交接工作,明天便宜哥哥要回学校,方芸景跟导师请了三天假,明天早晨也来不了……
邵骏也要忙着全国初级厨师资格竞赛海选大赛等待事儿,大家分身乏术,店里实在太缺人了。
好在楚妙知道她们忙,提前一天买车票回来。
前阵子全国高级厨师资格竞赛,她没能晋级决赛,跟父母出门旅游散心去了,得知店里开业人手忙不过来,提前赶回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