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单子塞进怀里,嘱咐蒋厉,“你在家看着你妹妹,我跟你大哥去市场看看价格,大壮,记得拿根铅笔!”
她雷厉风行起来,就不在小地方省钱。
带着大儿子上了三马子,往区里骑。
批发市场的早上是最热闹的,等十点左右,许多商家都陆陆续续关门了。
两人到的时候已经九点了,市场外面只有零散的几家散户在摆摊卖菜。
曹勤目标明确的找到平时经常进货的店。
“刘姐,幸好你没关门。”
“哪那么早”,刘夏笑着掏出两个一次性纸杯,倒了两杯水。
“你今天来的太晚了,这时候都收摊一半了,那些便宜卖家里菜的老太太都回家了。”
“我今天可不是来收菜的”,曹勤笑笑,跟她打听,“我想来问问你,现在的菜价。”
曹勤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单子。
刘夏瞄了单子一眼,看到行数就吓了一跳。
“你这是接到哪个大厂的单子了?怎么这么多?”
“不是大厂”,想弄齐全这么多菜,少不得刘夏的帮忙,曹勤也不隐瞒。
“码头来了艘大船,准备让我们送货,让我们报价呢。”
刘夏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边的码头有大船。
造船业是前两年才开始蓬勃发展的。
位于北海乡的船厂不太大,却也带动了周边经济,让一部分人打工有地方可去。
可造船造船,是从无生有。
在今天之前,刘夏只听说船厂的焊工吃香,每个月赚的不少。
直到曹勤来了,她才意识到,码头可不仅仅可以造船,还可以供其他地方开来的船停泊。
这可是大生意啊!
刘夏看曹勤的目光瞬间热络起来。
“要这么多菜呢啊?那我先把门关上,咱慢慢写。”
这一个‘咱’,曹勤瞬间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呢刘姐,船长说报价要合理,不合理他不接受,我之前也没接触过这种事,才想找你这个朋友帮帮忙。”
刘夏也明白,曹勤这意思,大概是要从她这拿货了。
她是个做批发的,这种大生意上门,自然开心。
“你读读,我给你说说今天的价格。”
有她帮忙,曹勤捋清了蔬菜的价格。
可蔬菜的价格并不是每天都一样的,刘夏把话说在了前头。
“这价格是会变的,万一产地出什么事,可能隔天就要涨一毛钱,你报价的时候,那些容易损耗的食材,都需要多注意。”
这年头的一毛钱还能买几个小零食,够一个小孩高高兴兴吃上半天。
曹勤也知道这点,道:“我知道,这种东西要把损耗的价格加进去。”
她的头有些疼了。
这价格不能高出去太多,又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把可能有的损失折进去。
对没做过这种生意的人来说,可着实是个考验。
这还不算完,了解完菜的价格,还要去了解肉和海鲜的。
曹勤他们接了两间饭店的小生意,除了每天送菜之外,也会按订单帮他们在批发市场买肉。
肉的价格还算稳定,不年不节又没有疫病,一般不会变动多少。
可海鲜就不一样了。
这些鲜活货品的价格多少,是由卖的人决定的。
一条手臂长的鱼,高兴了卖你三十块,不高兴了卖你一百块,全凭一张嘴来说。
就算是冰鲜的虾跟鱼,每家店的价格也不大一样。
曹勤想选到便宜划算货还不差的,就要一家家去看。
看到差不多的,还要跟老板砍砍价。
等选到海鲜店的时候,已经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
曹勤还要去选肉店,实在没功夫去找饮料的价格,就把那张单子单独给了蒋壮。
“大壮,你去问问价格,看批发是什么价钱,看完了都用铅笔写好了。”
“好,娘。”
蒋壮办事踏实,就是不怎么会讲价。
好在瓶装饮料的批发价格并不会因为多买而下降,蒋壮只要问好价格就好。
批发的饮料在曹勤心里算是稳定的货物,放心的跟蒋壮兵分两路。
就算是这样,等到把单子的价格都问完,也已经下午三点了。
“大壮,快走了!”
家里的摊子有蒋建国看着,曹勤急得是家里的小女儿。
就算蒋厉已经快十八了,在她眼里也还是个不会照顾人的少年。
“已经过了中午了,也不知道家里的那三个吃没吃上饭。”
娘俩就在市场里,中午买了几个包子吃。
批发市场开到中午的商家都有固定的门市,买饭的并不多,这摆摊的商贩也就不多。
曹勤吃了素包子,觉得还不如家里包的,也就没买给小女儿。
“娘,别担心,有大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