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他虽然年轻,但据说从小就跟着爸爸学厨艺,现在就在得兴楼本市的分店当主厨。”
王导兴致勃勃地给陆淮介绍着。
一起去的除了陆淮和王导,还有电影商务部分的负责人。
到了得兴楼,饭菜很快上了桌,孙炜也主动来到包厢,把桌上的菜品介绍得天花乱坠。
满满当当的菜色乍一看倒是精致得很,但王导作为导演,对色彩画面等很是敏感,仔细一看就能发现桌上菜品的细节略显粗糙,刀工摆盘方面他一个外行人都能挑出不少毛病。
再一尝味道,虽说在平均线以上,但万万是达不到王导心里预期的,尤其是他来之前是带着凌大师亲传徒孙这样的期待。
“王导,这道菜是凌大师亲创,我爸又有所改良……”
孙炜还在滔滔不绝说着事先准备好的台词,却没发现包厢里除了他的声音,简直安静得不得了。
陆淮更是每道菜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吃过时筠做出来的饭菜后,他也终于能体会到爷爷对吃食的挑剔。
这种半吊子菜品,简直是浪费上好的食材,还不如简单烹饪出来合他胃口。
最后还是商务负责人见气氛有些尴尬,主动出面先让孙炜出去了,说他们还要自己讨论下。
“说到底还是年轻了,火候不到位。”
人一出去,商务负责人又开始圆场。
“不如到时候让他操刀,请孙大厨在旁边指导,到底我们只是拍画面,观众也尝不到味道。”
“这可不行,我的电影里没有糊弄这一说。”
王导平日里性格倒是随和,但对电影的剧情画面等的要求几乎是吹毛求疵。
虽然电影里排除拍出来的只是画面,但如果菜色本身色香味不到位,那镜头的质感,演员的反应,多少都有些不够真实。
对于这个结果,陆淮却毫不意外,而且并不认为把孙志安带上效果会好多少。
毕竟这父子俩的厨艺也就半斤八两吧。
按陆家老爷子的评价,孙志安靠着凌老爷子留下来的笔记经验,顶多能把得兴楼的几道招牌菜做到七分的水平。
其他有些菜色,可能还比不过厨艺界这几年冒出来的新人。
至于他儿子,今天几道菜尝下来起来,还不如孙志安的手艺。
“王导,电影里食物部分的负责人,我倒是有个推荐人选。”
在陆淮的示意下,小李有些肉疼地拿出个小罐子。
这罐子里,正是时筠在他们临走前一晚上,提前做出来的秃黄油。
秃黄油是s市的传统美味,其中“秃”的意思是“只有”、“仅有”,黄和油分别指的是母蟹的黄和公蟹的膏。
光是仔细把蟹黄蟹膏一丝不落地剥出来,就已经是个极精巧的活儿了,再把螃蟹身上这两样最美味且金贵的部位混合,不加一点儿蟹肉,做出来的才是最正宗的秃黄油。
除了蟹膏蟹黄,传统的做法是要在里面放入大量猪油,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猪油除了能提供风味,还可以用来封闭外界细菌和污染,有保鲜的作用。
一只蟹体内蟹黄和蟹膏本身的稀少,需要手工剔出的精细活儿,还有猪油保存下,在反季节也能尝到螃蟹美味的惊喜,共同构成了秃黄油的珍贵之处。
但现在冷链运输已很发达,时筠就没有选择用猪油,而是自己改良了方子。
她把猪油换成了用蟹壳熬出来的油,这样做出来的秃黄油味道会更加清爽,也更能凸显螃蟹本身极致的鲜美。
离开云溪村之后,不论是五星级酒店,还是,再吃其他食物,
以前陆淮对吃什么并不在意,但现在他的嘴多少被时筠有些养刁了,虽然乍一看上去没什么区别,但以小李跟着他这么多年的了解,陆大影帝的吃饭速度至少。
他们这几天,除了必要的外食,或者,都是靠着这一罐秃黄油续命,不论是白饭或是清水煮的面条,只要拌上点,都能变成绝顶美味。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做蟹黄豆腐等美食。
但这罐子本来就不大,即使省着吃,几天过去也只剩下小半瓶了。
刚刚被要求去楼下车上取出来的时候,小李以为老板是单纯想让王导尝尝,说心里话,他多少是有些不太愿意的。
虽然很尊敬王导,也知道这次电影的重要性,但要把手里的秃黄油分出去,小李还是有些心疼。
没想到陆淮上来就是一句,要推荐电影负责菜式的人,这明显说的就是时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