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时筠又放了点儿鳝鱼骨,它既是一味药材,也可以用来煲汤。
趁着熬汤的功夫,她拿出面粉揉好了面,准备一会儿做面条。
把面团放在一边,再揭开锅盖的时候,汤的颜色已经变成了白色。
鱼的鲜香也被熬了出来,但一点儿都不会腥。
时筠还在已经很浓郁的汤里加了一点儿刚刚炸鱼的原油,又焖了一会儿。
然后她拿了个细筛出来,把汤里的鱼渣都滤了出来。
又在奶白的清汤里加了些虾籽,鱼汤面的汤就准备好了。
这时候时筠却没急着煮面,而是处理起了滤出来的鱼渣。
她把已经炖到酥烂的鱼给捣碎,加了姜片之后翻炒带焦黄,再加上自制的调料和白芝麻,就是喷香的辣味鱼酥了。
“好香好香,这个就能直接吃啦?”
越宁闻着香味嘴里已经开始分泌口水了,但想到里面都是鱼刺,又有些迟疑。
“放心,小孩儿和老人是得注意些,我们直接吃没关系的。”
时筠说着夹起一筷子鱼酥放到嘴里,鱼刺完全被炸透了,一点儿也不会觉得扎。
鱼肉里的水分也都被炒干了,呈现出一种干韧的口感,香香辣辣的味道里还有鱼本身的鲜香。
其他人看她吃得这么香也忍不住了,每人分了点儿,捧着个小碗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来。
时筠尝了几口,就放下筷子洗干净手准备煮面。
把面团擀成细长的面条,煮好后捞出来放在碗里,舀一勺奶白鲜香的鱼汤浇上去,一碗鱼汤面就做好了。
端着最后一碗面准备出去时,时筠忽然感觉丹田处一阵波动。
闭上眼,意念一动,只见蕴灵草叶片上方的雾气中央,已经凝出了颗圆润的水珠,似乎就要滴落下来了。
看着那滴摇摇欲坠的水珠,她的心突然怦怦跳了起来。
其他人都端着香酥鱼渣,之前煮好的面还有碗筷小菜出去了,厨房里只剩下时筠,她凝神摒气,意沉丹田。
几秒后,一滴纯净无垢,仿佛泛着光的水滴出现在半空中,“啪嗒”一下落到碗里,迅速融入了面汤中。
走到院子里,时筠不动声色地挪了下位置,把手里那碗面放在了沈兰经常坐的椅子前。
等调整好拍摄镜头,越宁迫不及待就坐了下来,夹起一筷子面条吸溜进嘴里。
面条劲道软滑,非常适口。
再喝一口汤,奶白的鱼汤吸收了鱼肉的精华,因为已经过滤了一遍,所以可以放心地大口喝。
吃完半碗后,她又倒了点儿鱼酥进去,被汤泡过的鱼酥稍微软了点儿,香香辣辣的味道刺激着味蕾,吃得人特别满足。
沈兰平时胃口不大,一碗面也就饱了,但这次吃完之后,竟然还想再来一碗。
她也没让女儿再动手,自己去厨房又加了点儿面。
第二碗面入口,她疑惑地抿了抿嘴,虽然味道是一样的鲜香,但总觉得比第一碗差了点儿什么。
但面和汤都一摸一样,沈兰想来想去,只能归结于之前太饿了,所以吃起来尤其香。
即使已经不饿了,鱼汤面吃起来依然美味,大家几乎都又添了一次。
最后锅里的汤和面条都被消灭地干干净净,一滴都没剩下。
新视频发出去之后,嗷嗷待哺的粉丝也都很满意,时筠还收到了一个粉丝的私信。
罗琳是一家报社负责新媒体的编辑,最近正好在做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传播方式碰撞的专题。
看完视频后,她突然有了个想法。
可以用一颗竹子作为素材,银杏酥是国风糕点,鱼汤面也是地域传统美食。
收到同意的消息后,罗琳动作很快。
报社在很多平台都有账号,除了长视频和文字,还切了几条短视频发到了对应平台上。
当晚,就有不少人刷到了这些视频。
【这是哪个小花拍的广告片吗,扮相真不错,就是一直没露脸。】
【楼上光顾着看美女,没注意内容吧,人家这是c站的up主。】
【现在up主都这么卷了?】
【一颗竹子?是不是之前陆淮点赞那个,看着还不错啊,我去c站点个关注。】
第二天早上,罗琳拎着包子豆浆掐着点到了单位,缓了口气正准备坐下吃早餐,就看到小组长站在自己的工位前。
她下意识把手里的袋子往身后藏了藏,但明显已经晚了。
前几天还有人在办公室吃早饭被组长骂了,罗琳已经在心里为自己默哀,准备迎接狂风骤雨了。
没想到不但没听到组长训人,反而说话声里还带着笑。
“小罗,你昨天发的视频数据很好啊,领导都看到了,想让你在周会上汇报下心得,这几天好好准备下,千万别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