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仔细分析一下, 礼部尚书今天这一出自己把自己卖了的令人不可置信的操作还真不能全怪他。
也是多亏了宋尧的读心术, 让慕姝知道了这位礼部尚书最大的把柄, 以及一身官袍之下满脑满心的污秽想法。
也让她知道了这位尚书大人为何能分明没有什么突出政绩却稳坐高位, 甚至官拜二品。
还是得归功于她现在这副身子的生身父亲——先帝。
怎么说呢?
从先帝只有她一个孩子就能看出, 先帝的身子或者说男性生育功能定然是有什么障碍的。
但先帝贵为九五至尊,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就连太医也是不敢直接明说的。
这也许也是“人之常情”?
反正慕姝是理解不了的。
【男人那奇奇怪怪的自尊心。】
但她确实知道,哪怕是在思想比起封建社会开放了太多的现代。
就算是普通的男子,也大多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的。
讳疾忌医。
君不见现代治疗不孕不育的医院里,也都是女子治疗居多?
网上的匿名论坛里,多的是已经结婚的女子抱怨自己结婚多年未能怀孕, 被父母、被婆家嫌弃, 但自己在医院做过多次检查分明没有任何生育问题。
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 既然她身体正常, 那就只能是丈夫的问题了。
医生也委婉劝过几次让她把老公一起带过去检查。
但是,一向体贴、善解人意,哪怕是模范老公的男人,也没几个愿意去医院检查。
哪怕他们都没检查过,但也坚称自己一定没问题。
是不愿意承认半点自己在那方面可能有障碍的。
嗯,怎么说呢。
因此。
慕姝不能理解,但也能“理解”一点先帝对自己的身体无比自信,将一切原因都归咎在后宫女子身上的。
淦!
理解个鬼!
反正就是傻叉。
而且,因为先帝确实不是没有任何孩子,他还是有一个女儿的,就是慕姝。
这让先帝更坚信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了。
于是,在先帝一朝,后宫中妃子的数量可谓达到了历朝历代的顶峰。
为了给先帝造人,繁衍子嗣。
反正,先帝本就在政事上不是什么伟大英明的君主,也没有什么雄才伟略,多年折腾留给慕姝一个初登基就内忧外患的局面。
但先帝在皇帝这个职位上当得不怎么样,却不代表他能接受下一个皇帝不是自己的孩子。
作为先帝唯一的公主,“慕姝”在后宫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也极受先帝宠爱。
但先帝根本不会想到让女儿当皇帝。
他将政事大部分都交给了摄政王去应付处理,自己则是每日忙于造人运动。
“慕姝”的母妃地位不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民间采茶女。
因为姿容过人,被遴选后妃的负责人看中,入了宫。
原本作为唯一一个为先帝诞下子嗣的女人,她应该地位崇高荣宠不尽。
但可惜的是,她生产之时难产,大出血。
面对保大还是保小的经典问题。
先帝那个大猪蹄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小。
开玩笑,这可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于是,“慕姝”的生母在生产之时就去世了。
好巧不巧,这个唯一为先帝诞下龙嗣的女子,就是礼部尚书献上的。
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礼部主簿。
这么一来,他成功吸引了先帝的注意力。
加之礼部尚书本身就是一个终日沉迷男女欢爱之人。
简直和先帝“志趣相投”、一见如故。
到了后期,就连摄政王都没礼部尚书见到先帝的次数多。
为了让先帝能再次诞下子嗣。
这位礼部尚书可谓绞尽脑汁,“妙计”频出。
但凡他在政事上有半分这样的头脑,可能也能青史留名了。
除了为先帝选出了数不胜数的貌美女子、好生养的女子进宫,他甚至提议过先帝抢夺臣妻。
你没听错,抢夺臣妻。
简直丧尽天良到了极点。
反正慕姝听宋尧转述的时候被震愕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因为当时盛京有个小官,是真的“小官”,还没资格上朝的那种。
但他的妻子却颇有“名气”,在盛京的贵妇圈子中很有名。
因为,这位夫人嫁给小官十年,却生了八个孩子。
完全是好孕体质,听说生产也都很顺利。
并且保养得也还不错。
礼部尚书也是听妻子偶然听起。
他的妻子是真的无意感慨了一句,他却听进了心里。
他向当时的先帝提议,“依臣之见,宫中的后妃不能怀孕还是因为她们身体本就不行,陛下不若从源头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