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静审视了群臣几秒之后,慕姝将手上的圣旨掂了掂,发出几声“簌簌”的声响。
这声响好像拍打在群臣的心上。
将群臣都叫起身之后,慕姝才缓缓开了口,眉眼氤氲着一点笑意,语气轻快而有力:“众卿都这么想,朕由衷喜悦。”
“既然如此,这封圣旨,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
!!!
女帝在说什么?!
群臣心跳得飞快,忍不住抬头向坐在龙椅上的女帝望去。
女帝居然站起了身,从身旁的侍卫手里接过了一个火折子。
“这封圣旨当日是由林正风当朝书写,后经宰相收集了诸位大臣们的签字画押名单后,呈上于朕。”
“前些时日,朕左思右想,却始终没有打开这封圣旨再看一眼,便是相信众卿都是忠君爱国之士。”
满朝文武愣住了。
这封圣旨,女帝从始至终居然都没有打开看过?
女帝根本不知道他们有谁在上面签了字?
女帝说他们都是忠君爱国之士!
很明显,这是女帝在点他们。
却是以这样含蓄委婉,与女帝之前雷厉风行、破釜沉舟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
在赢了赌约之后,女帝居然不打算追究、不乘胜追击?
所有人都愣住了,从胸腔中涌起一股极其强烈而陌生的被信任被宽和的感动。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慕姝动作不停,说完之后朝他们都笑了笑。
女帝的一双明目便是连冕旒都掩不住的光彩、明亮。
明明是得胜者,却完全没有盛气凌人,而是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任。
面上神情温和而宽慰。
女帝将手中的那封圣旨高高扬起,取下了火折子的盖子,轻轻一吹。
灼热、夺目的火光便亮了起来,缓慢而以势不可挡的威势将那封圣旨化作了灰烬。
那封,记载了他们所有人名字、签字画押的赌输之后可作证据的圣旨,慢慢被火舌吞尽,化为飞灰。
这是所有臣子都没料到的一幕。
无论是参与了赌约的,还是没有参与的,全都愣住了。
群臣站在原地,只感觉喉头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
一时之间,他们居然连一句恭维之话都说不出来。
正是因为太过震撼,他们习惯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却觉得此时此刻,再说不出那般搪塞敷衍、没有诚心之语。
平心而论,若是易地而处,他们是绝对做不到如此这般的。
女帝居然有这般宽阔的胸襟!
对曾经不将她放在眼里、与她作对的人也全都高高举起、轻轻放过,不再追究了。
甚至,还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毫无顾忌的机会。
一个,在这之后,向女帝投诚的机会。
女帝的行为,无疑在向他们说明,前尘过往、既往不咎。
无论从前他们是什么党派的,对女帝是否真心诚服、阳奉阴违,在此刻,全都得到了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是,女帝在向他们递出的一个橄榄枝。
不愧是上苍认可的明君啊。
所有人心里不约而同地划过了这个念头。
慕姝将残留的圣旨一角抖了抖,漫空灰烬飘了出去。
她看着所有人一言不发但眼神震动的模样,没忍住真的笑出了声。
毕竟,这是以后可能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啊,她行事激进冒险却也不是傻子。
眼下内忧外患,她还真能把这些人都清算了不成?
就算部分臣子不堪大用,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没用的员工,只有不会用人的老板。
日后若是腾出空来,她定是要举行科举培养出完全清白忠于自己的班底的。
但即便是从前并不忠于她的臣子,不是也可以理解吗?
有谁会一开始就上来支持一个从前从未涉政、安安分分当公主的女帝啊?
那么她也不是不能给这些人一个机会。
诸葛亮七擒孟获,唐太宗用起魏征也将对方视作心腹。
她慕姝不敢比肩圣贤前人,却也不至于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不过,倒也没有她嘴上说得那么好听。
没看过圣旨,不清楚名单?
怎么可能!
就算她对那些与她作对或是想要投机的人既往不咎,也没有芥蒂。
但最初就忠于她、最早就旗帜鲜明地支持她的人,待遇怎么可能和其他人一样?
她是要招揽更多的臣心没错,但也绝对不会亏待自己人。
当然,这些话她不会当着大庭广众的面说出来。
慕姝嘴角扬起抹笑意,冠冕堂皇地道:“便如方才吏部尚书与宰相大人所言,众卿本便诚心效忠于朕,为我大慕尽职尽忠鞠躬尽瘁,那朕现在留着这封圣旨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