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誓。”谢砚书半蹲下身,面无表情盯着宋锦安的眸。
四目交接间,宋锦安瞳孔飞快一颤,随即举起手,“大人想叫我许什么毒誓?开膛破肚,举目无亲,还是孤苦伶仃?想必大人有更叫人痛不欲生的誓言罢。”
“你有跨越风雪也非见不可的人么?”
“曾经有。”
“曾经?”
“他大抵,早走散了。”
谢砚书慢慢道,“那便以他的不复见为誓。”
宋锦安眼底薄冰后缓缓淌出点笑意,极浅极浅,她一字一句,那般直直对着谢砚书的眼,似在对天地起誓。
“我若对大人有所隐瞒,叫我同少时心中雪鹤,生生陌路不复见。”
谢砚书兀的拧起眉,他倒跌一步起身,胸部处的伤势逢雨天竟又细绵疼痛,仅瞬间的功夫也足叫人不好受。
“大人还有事吩咐么?”
“为了谢府的安全,吃了。”
宋锦安接过绯色长瓷瓶,看清里头东西后眼皮一跳,不再多问一口咽下。
“每十二个时辰来我取解药。”
闻言,宋锦安指尖紧了紧,十二个时辰,便是连一天都不能离开。她深吸口气,压下满腹心酸,“我清清白白,自是能在府上配合大人调查。但月后的军器营考核,这也是宋大小姐生前的一个愿望,她没有机会实现……”
“我会允你去。”
愿等
“大人若无事,我该退下了。”宋锦安忍住膝盖处传来的丝丝凉意,起身告退。
门外清然冷哼一声。宋锦安没理会。
她径自穿过游廊,红木制的凭栏堆出密密的光影。
尽头,白芍正候着她。
宋锦安按耐住故人重逢的惊喜,浅笑着,“多谢白芍姑姑为我作证。”
“不必谢我,我只是实话实说。”白芍犹豫看眼她的膝盖,“你的伤可打紧?”
“回去歇两日便好。”宋锦安余光撇到清然,伸出手拉着白芍,“姑姑与我许久未见,不若去凉亭聊聊。”
由湖边挖出的亭子狭且低矮,然四面通透,柱上绘有八仙过海。
白芍温柔一笑,“你该是有许多想问我的罢。”
“是。”宋锦安捏紧指尖,故作轻松道,“我想问一问,宋大小姐当年是如何去的?”
“难产血崩而死。”
“谢小少爷便是小姐留下的孩子么?”
“……是。”
“只留下一个男婴?”
“有个女婴,然出生便没有呼吸,谢小少爷也是叫人从鬼门关前救回的。”
即使早有预测,可再听到时宋锦安依旧心如刀绞。她的哟哟,没有出现神迹。她死的时候是否感受到母亲的期待,是否汲取过温热的羊奶。又是否感受过,世间盛大的雪。
大抵不会罢。
“那为何小少爷的生辰是四月九日。”分明生产那天雪漫大寒,还是元月。
“逢姑娘忌日谢大人不许喜庆,故特改小少爷生辰。他说四月九日,是头遭见姑娘的日子。”
宋锦安瞳孔微缩。
四月九日宫门宴,是她在上锁的后厨中找着饿到昏迷的谢砚书,那时她天真以为自己救了只落难的鹤。可若叫经年颠转,她想自己不会再推开那扇门。
“姑娘可还有想问的?”白芍担忧看向宋锦安。
借着撩发的功夫,宋锦安已然掩去眼底水光粼粼,她轻轻颔首,“的确有。我想问问白芍姑姑这些年过得可还好,李嬷嬷她们呢?”
白芍袖口下的手紧紧握住,她鼻头酸涩,极低道,“很好。谢大人并没有为难我们,李嬷嬷三年前回老家照看小孙女去,我如今住在香山倒也自在。”
“那便好。”
“宋…宋五姑娘呢?”
刹时,宋锦安胸口堵塞,几乎疑心对方什么都知晓了。她唇瓣轻颤,发间一枚珍珠簪子颤得厉害。
可是最后,她别开眼,忍住哽咽,“很好。”
两人一时无言,唯余林间枝叶沙沙交错声。
宋锦安起身,“我该回去了。”
“我送送你罢。”说着,白芍快步起身扶住宋锦安。
于迈出亭子刹,白芍道,“不论姑娘是谁我都不会过问,我愿意等到姑娘告诉我的那天。”
宋锦安眼眶酸涩,她几乎狼狈地抽出身。短短几步路,她知晓白芍一直于原地望着,然,宋锦安从未顿足回头。
姚瑶无声无息冒出来,鬼魅般跟在宋锦安身后,“从今儿起,便由我寸步不离地盯着你,你最好不要耍什么手段。”
宋锦安嗓子发哑,便不欲开口,只拿眼扫着姚瑶。
“病了?”姚瑶双手抱胸,“连刑都没有用,睡两天湿地板就过了病气,委实太差。”
这下宋锦安更没有开口的欲望,她撑着头昏脑胀走回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