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卿时紧接着又给二房和三房的长辈,以及其他五个兄嫂分别见了礼,才轮到唯二比魏远洲的辈分小的两个妹妹给她敬茶见礼。
她们是三房姨娘膝下的一对双生子,刚好十四岁,长相虽说是一模一样,但性格却全然不同,一个内敛羞涩,一个活泼外向,一静一动,也算是魏府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
再就是兄嫂的孩子们。
大都岁数还小,最大的也不过八岁,当初她离开魏家的时候,都还未到会记事的年纪,因此有几个都不怎么记得她,单纯稚嫩的眼神均好奇地盯着面前这个陌生的婶婶,一张张甜甜的小嘴让她不禁莞尔笑了笑,一一递给他们准备好的礼物。
敬茶礼结束,谢氏重新掌回说话权:“老夫人礼佛喜静,近两年愈发不爱出门了,你们等会儿去容安堂,记得不要打扰了她老人家。”
时下佛教盛行,民间推崇,士族皇室中人,也不乏信众。
魏老夫人就是其一。
“卿时就只要远远在长廊跪着,给老夫人瞧上一眼即可。”谢氏敛眸,沉声补充。
这话是单独说给宋卿时听的。
意思便是老夫人连正屋的门都不愿意让她进。
魏老夫人不喜她的出身,对她的嫌弃自来浮在表面,前世也只在每年年末晚宴时见过她几回,其余的时间里连去她跟前尽孙媳妇的孝都没那个资格。
毕竟在魏老夫人的眼里,不论是老一辈人的交情,还是结亲讲究的门当户对,嫡长孙媳妇的位置理当是柔嘉郡主的,从前柔嘉郡主还在魏家求学时,就极其受魏老夫人的喜爱,哪怕最后没那个缘分成为一家人,魏老夫人逢年过节也会请柔嘉郡主来魏府陪她说说话。
她这个孙媳妇进不去的容安堂,柔嘉郡主一个外人却能来去自由,试问谁能平常心看待?
这也是为什么她对柔嘉郡主抱有敌意的原因之一。
“儿媳明白。”宋卿时语气平静,神色淡淡的,瞧不出喜怒。
谢氏知晓老夫人拒绝宋卿时入内请安,无异于当众给宋卿时难堪,心中定会觉得委屈。
可从前被老夫人蹉跎的那些日子尚且历历在目,她不好替宋卿时说些好话,也不能违背魏老夫人的意思,不然只会更惹老夫人厌烦。
“去吧。”谢氏心中五味杂陈,面上却不显,摆摆手让他们先行离开。
*
魏老夫人七十多岁的高龄,脾气古怪,不怒自威,府内人敬畏她,却也惧怕她,在容安堂做事的丫鬟仆妇皆小心谨慎,不敢轻易犯错,素日里在游廊行走,都要将脚步放得很轻,生怕吵了老夫人的清静。
容安堂内,众仆妇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宋卿时亦然,才站了一会儿,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身侧的魏远洲倒是神色如常,不疾不徐地缓声道:“昨日是孙儿大喜之日,今儿个特意携孙媳妇来给祖母认认脸。”
话音落下,等了片刻,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子方才走了出来,脸上的褶皱皮肉都堆在一起,笑着在他身前站定。
先是俯身施礼,随即意味深长地落下一句:“大公子,老夫人让您进屋陪着说说话。”
魏远洲没作声,眉头却肉眼可见的皱起,黑眸里瞬间浮现出不满的神色。
魏老夫人只让他进屋,却并未提到宋卿时,如此明目张胆的轻视和忽略,实在让人生气。
晦涩的目光瞥到身侧之人。
婆子将他担忧的眼神收入眼底,先是一愣,目光复杂地扫过宋卿时的脸,最后仍旧按照老夫人的意思办事:“她就不必了。”
婆子的嗓音透着老人家特有的浑浊,像是干瘪的枯木,迎风发出的沙沙声,听得人嗓子也跟着难受。
说罢,又继续补充:“宋氏跪完之后,就可自行离去。”
听到这儿,宋卿时闭了闭眼,很清楚魏老夫人打心眼里不喜欢她,她也就没必要上赶着去贴冷屁股。
依照谢氏的吩咐,刚想就地跪下去,却被一只手给半道拦截下来。
第39章 讨好
周遭一片寂静, 淡黄的落叶随风而下,飘飞落在他的脚边。
宋卿时看向抓着自己腕骨的手,紧接着, 他磁性好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和宋氏是夫妻, 她不进屋,我便也不进。”
魏远洲的声音直白又温雅,听得她心如鹿撞般抿了抿唇,一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下意识往紧闭的屋门看了一眼,悄悄握紧了拳头。
魏远洲不惜违背老夫人的意愿,其态度表达的很明确,无疑是要给宋卿时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