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李谂觉得这个推测很荒唐,可仔细琢磨了,又觉很有可能。
不然瀛莱山为何对那位姑娘如此紧张?
就在他与衙役对话时,衙门的同知陶丰回来了。
见面喝了口茶后,便谈起了此行。
李谂细细听着,听完后便道:“那位王姑娘说,只要朝廷愿意,他们就可以援助我们?”
“是的。”
陶丰道:“下官拿地图给他们仔细看过了,他们也觉得我们这里的条件比明州还好。要是好好经营,把我们这里打造成大昭一流的货运海港都可以。”顿了下又道:“说是造船厂也能给我们造,不过要朝廷同意。”
本来听到瀛莱山同意来帮松山发展还挺高兴的,可一听要朝廷同意,李谂顿时就泄气了。
朝廷到处都在搞基建,都是瀛莱山提供的方案。开厂、开钢铁厂,送人读书……
到处都要花钱,哪可能再同意他们松山的请求?松山还是本朝才立府的,虽说地处江南繁华之地,可毕竟才立府,很多设施还很落后。
朝廷现在的方针是先发展好发展的地方,如果要交给朝廷决定的话,松山多半是轮不上了。
“唉,咱们命苦啊。”
半晌后,李谂红着眼道:“怎么就不能直接来发展松山?咱们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陶丰也难过,“是啊,水路如此发达,还有天然大港,要是做海贸,开船厂,我们松山百姓就有福了。唉,陆翔的运气真太好了。明州多山,其实不如我们这里,唉!”
两人长吁短叹的,对陆翔是羡慕极了。说到后面,两人都有些咬牙切齿的,只觉这狗玩意是运气好,真要搞起来,肯定不如他们。
不过世上的事有时也会变得很戏剧化。就在两人以为没希望的时候,朝廷忽然同意了松山府的请求,让神仙帮忙建造港口和造船厂。
这消息把松山一干人等都惊呆了。
怎么就同意了?
其实是王雯雯这边写的信。松山的地理位置真是还好了,很适合用来搞海贸和金融。
有些事嘛,就得提前规划起来。反正明州离着松山也不远,干嘛不一起搞呢?
于是,朝廷接纳了王雯雯这边的方案,优先拨款下来,让松山先发展起来。
李谂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简直高兴疯了。当下便召集了人,买了一堆松山的特产,自己坐上船,亲自前往明州表示感谢。
他倒高兴了,可周边的老爷们心酸了。
他们也想发展,也想要有水泥路,欢迎加入南极生物群一屋贰耳七五贰叭一也想让百姓们过好日子,为什么他们就没海港呢?不过有心人也不想干坐着了,立刻也是买了特产赶往明州,准备去神仙那儿取取经。
一时间,江南路的各路官员坐船的坐船,坐车的坐车,全都往明州赶着。
而面对着江南路的各路官员,穿越众也是傻眼了。特产收了一大堆,好像不办事就不厚道了?只是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也不能瞎搞的。
于是,大家又跟着这些官员回去,开始进行考察。
治理国家不易,搞活一个地方的经济更不容易。一时间,穿越众都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这里条件太落后,真要搞起来,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尤其是江南路北部多山,想要发展真的会很难。
大家采集了一堆报告,回来后,也是连夜开会,最后得出结论:只能先搞好搞的地方,而且还不能着急,得一个个来。先富带动后富,便只能这样了。
当然,去指点下农业倒是可以。搞点立体养殖,种种果树,起码能让当地百姓的日子好过些。
各种繁琐事做不尽,而在罗巴列那头,凯博与蓝纽国已开始打起了玻璃贸易战。
穿越众把无色玻璃的制造法给了两家,这两家注定是要打起来的。
为了争市场,两家把价钱一压再压,压到现在已是有火气出来,甚至开始亏本售卖了。
双方都想搞死对方,可偏偏政|府参与了进来,大量的补贴丢进来,一时间,谁都搞不死谁。
贸易战上搞不死,那就海上搞。
于是等大昭改造过的福船悠悠地来到罗巴列大陆时,凯博与蓝纽在海上开战了!
而大昭的水手也第一次得见,真正的海战是什么样的。
因着他们的到来,两国停战,给足了面子。
可大昭人却是后怕的要死。原来,被他们看不起的蛮夷已是这样先进。别的不说,这火炮要不是神仙来了,他们根本就没这概念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