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坚定认为自己是叔爷爷儿子。
……
吴晗前脚打“开始”的手势,元初一后脚叫停。
“灯光师哪位?”元初一就像剧组导演不是吴晗,而是她,半点不拿自己当外人。
张永军笑呵呵站在一边,他是知道大晗和元元一些幼稚的游戏,例如随时随地的battle。
三十七岁的灯光师不明所以,举手示意。
“是老张你啊。”
元初一见到人,满意点头。
《风雪羌塘》的灯光师。
她也不管其他人,直接走过去叫齐各组人员,现场调整道:“这场室内的冲突戏,灯光不能这样。机械组,在这里增加一条轨道。”
元初一再国际影后,机械师也不能听她指挥啊。
机械师调头看吴晗,再看张永军,一个是大脑,一个是嘴巴。
结果两人齐齐点头。
机械师无奈,只好听从元初一的安排,指挥组员开干。
张永军上前,把主演以及群演暂时请到一旁等候。
元初一对演员们解释:“别着急,很快调整完。”
“把灯光驾到轨道的小摇臂上,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布,掏出来大小不一的洞挂在打光的LED灯上。”元初一一边指挥布置,一边对摄影师招手。
摄影师也算熟人,吴晗固定搭档禹岩。
元初一跳过一切寒暄,直接开口道:“主角团这个时候,人物的心情是不一样的。那么落在他们身上的光影,就得有区别,得有情绪。”
元初一拉着摄影师比划主角团的走动轨迹,“主角团一个接一个,因为躲避,误闯老板和客人的包间。这个包间,涉及违法,又得是另外一种氛围。从灯光、镜头,我们就得把这种落差表现出来。”
那样演员台词出口,喜剧效果才更饱满。
调整完现场,元初一对站在吴晗身边的艺术指导,“施贵熹老师您好,今个儿越俎代庖,实在抱歉。”
元初一上前,握住老人家手不肯放开,解释得诚心诚意。
“大晗本来是想考我下一场戏,他留时间让我琢磨。我人年轻嘛,不服输,刚才突然有了想法,就改成这一场了。”
反正晚辈,元初一撒娇毫无压力:“下一场戏室外了嘛。”室外戏能发挥的空间,到底有限一些。
元初一诚恳解释:“不是大晗对您的方案有意见,我一个新入行的小辈更不可能。”
“大晗锻炼我呢。这场戏等会儿拍出来,您给掌掌眼,要是在您眼里及格,您就多夸夸我,让大晗同意用我的方案如何?”
白发老头一脸严肃。
这个时候,元初一调整后的现场完成布置,进入调试。
老人家看过后点头道:“这是特定年轻人热爱涉足的场所,你的考量更周全,方案比我更贴合。”
误闯同性恋酒吧,的确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光影设计。
小姑娘刚才让人用布料掏洞,是最便捷省钱的做法。
元初一笑:“您老能入眼就好,大晗,开拍吧。”
……
晏昭的演技自然无可挑剔,曾韬也不弱,扮演晏昭友人的张一鸣如今历练出来,和晏昭一问一答,流畅自然。
群演们调度适宜,拍摄很顺利。
……
吴晗、元初一和施老师坐在监视器后面,拉过两边回放。
元初一姿态放得很低:“施老师,您老的意见呢?”
老头是典型的书院派美术考量,获奖无数。单轮纯粹的审美,元初一拍马不及。
不是他方案不好,只是元初一路子略微有点野。
“你让机械师按照你的指示铺设轨道之前,已经想好灯光架起来,光线叠加之后,人物走位,出来会呈现现在的效果。”
老人家一双慧眼,说得特别肯定。
晏昭的角色此时混沌未明,脸上的光影效果最是斑驳。
张一鸣知道遗产事件属实,已经起了某种念头,所以他的脸部光影,在他的站位,始终是暗多于明。
相反曾韬的角色,自以为隐藏得好,实际心思很纯粹。因此他站在亮处,而且是五彩光线之下。
哪怕演员开始走位,通过摇臂上的灯光调节,效果依旧能跟随。
老人家感叹:“果然,无论哪个行业,还得学习好,好学习才行。光影,我们需要经验、需要考量各种美学。在理科好的孩子眼里,就是简单的光学原理。”
元初一只好嘿嘿嘿傻笑。
第336章 合作的门槛
片场的时光,元初一玩得乐不思蜀。
无论吴晗还是张永军,更别提晏昭,几人都特别纵容她对剧组的各种横加干涉。
至于张一鸣,他拍过元初一亲自导演的《姐姐》,比晏昭更明白元初一作为导演的惊人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