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骁大皱眉头,“小元是为人包容,不计较细枝末节,你别把你的抠搜习惯带给她。”
元初一很包容身边人一些不影响大局的缺点。
在小事上一贯不多计较。
例如她的执行经纪邱继宽,有时候很喜欢在一些很没必要的细节处患得患失。
别说他,宋飞有时都看不过眼。
可元初一看中邱继宽全心全意为她考虑的优点,有些需要让步的地方,元初一毫不介意对方的絮叨,甚至愿意包容对方不时的情绪不稳定。
“可拉倒吧。元元就是看中我擅长控制成本,才找的我。”张永军为自己正名:“咱们是该花花,该省省,讲究绝对性价比。”
反正不是抠搜。
《风雪羌塘》过后,是他没钱,还是大晗没钱,还是两人公司没钱?都有!
可不能因为有钱,就胡乱摆阔吧?
嘁~~俞骁这个富二代资本家永远不会懂。
张永军嫌弃的挪开一步,和资本家拉开距离。
俞骁:……
不知道什么毛病,张永军这人一到片场就像只张牙舞爪的螃蟹,但凡有个可能对他话语权产生冲击的人进组,他就容易忍不住阴阳怪气。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是谁》项目留下的应激反应。
“吴晗怎么会想到给小元做副导?”俞骁懒得和张永军争辩,转移话题问道。
张永军也识趣,“你之前是不是想找毕华华做元元副导?”
俞骁点头。
张永军顿时一言难尽,“你知不知道这个剧本,是毕华华导演一贯擅长的题材?”
俞骁反应很平淡:“知道。”
这个本子最初是想捧丁京京,准备找的导演就是毕华华,当然是毕导擅长的类型。
“知道你还找?你是不是有毛病?”张永军简直没法忍:“本来媒体就在质疑元元,到时候《姐姐》上映,成功了人家说这其实是毕华华的功劳,失败大众只会说元元不行。”
张永军越说越火大:“是不是有毛病?是不是有大病?你唯恐搁元初一身上的视线不够灼烧是不是?”
张永军简直痛心疾首,看俞骁的眼神,像看背叛元初一的渣男:“大晗做副导则不同。大晗个人风格无比强烈,小元的分镜头脚本,一看就与大晗风格迥异。这样的副导,《姐姐》成功,大众才更信服。”
他实在愤然:“你到底怎么想的!”
俞骁很平静,“我必须保证,小元做导演的第一部戏一炮打响。争议归争议,哪个演员转行做导演,第一部戏都会面临争议。只要成功,一切争议,最终都只会成为小元成功路上的养分。”
可如果第一部戏失败,再想演员转导演,这条路将难如登天。
哪怕俞骁充分相信元初一才华,可一部戏,不是有才就能保证百分百成功。俞骁要做的,是利用一切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元初一成功的几率。
包括《姐姐》的营销推广费用,俞骁都提高到海川一般不会允许的50%制作费占比。
连奖项,电影还没开拍,俞骁已经在尽心运作。
一切都朝只许成功不接受失败的方向在推进,誓要将元初一推进新生代导演的序列。
“你没看过元初一的分镜头脚本。”张永军说得十分肯定。
第313章 挂开大了!
张永军的话,让俞骁有一瞬间怔愣。
他知道从邱继宽接手《问道》制片工作开始,元初一就在断断续续解构《姐姐》剧本,不停在画分镜头脚本。
可他的确没看过,忙并不是借口。
张永军把视线调回片场,元初一正蹲在地上,给小演员耐心讲戏。
张永军沉着的嗓音无甚起伏,在盛夏的日头里自带凉意:“你但凡翻过元初一任何一本分镜头脚本,你就会知道,她根本不需要毕华华。她不需要任何人来为她兜底!”
“你问大晗为什么想给元初一做副导?”张永军冷笑:“你以为是我拉大晗给元初一托底?你搞反了,是大晗想向元初一学习!”
张永军目光犀利,“俞骁,元元很信任你,非常信任,我甚至发现她在内心视你为长辈。你别把你运作资本那一套用到她身上,她的才华值得细心呵护。”
张永军此人,曾经能为才华横溢的吴晗披荆斩棘;今天也愿意为元初一仗义执言。
他一直没变,把自己修炼得八面玲珑,不过想缔造更好的创作空间提供给合作的天才。
……
俞骁沉默。
他当然可以否认。
如果他不信任元初一的才华,不可能顶着董事会巨大压力,坚持把非常可能拿奖的剧本分配给元初一。
海川盯着《姐姐》这个本子的导演少吗?
不过是俞骁一力主张分给元初一,也因为《姐姐》能从千禾影业抢来版权,是因为对方在元初一一事上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