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重生被迫做明星(370)

作者:大花不吃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彼得·布鲁克在思索,谁可以帮他搞到一张黄金位置的票,嘴里不忘回答同行:“来百老汇,应该只是为了过过戏瘾吧。”

彼得·布鲁克这么猜测。

以元表现出来的实力,她在电影领域,理应无往而不利。

那么不远万里跑来出演音乐剧,只有一个理由。

演员们的特殊癖好——隔一段时间,就要找机会过戏瘾。

不然如何解释?

一场音乐剧,对体力的消耗,不亚于打满一场对抗激烈的橄榄球赛。

对情绪的投入,是电影拍摄激烈程度的翻倍。回报却远低于拍摄电影。

亲,你还记得演出前你的想法吗?

镀金哦~~

……

作为《Vanity Fair》的专栏作家,蒂姆·塞利格更专注时尚。

《Miss Saigon》女主角如果不是元,他绝不会站满两个小时又十五分钟。

此刻他迫不及待正到处打电话。

捂住一只耳朵,他对手机大吼:“拜托,帮我搞到一张《Miss Saigon》的黄金位置票。我要近距离看元!我要看东方美杜莎!”

“……不,不,她不是模特。她是音乐剧演员,她的歌声算不上绝对的天籁,可歌声的情感,足以让你当场跪下。”

“哪怕只看舞台背影,你也能感受到她的内心。”

“……绝对真实,毫不夸张,我在现场,大家都疯了,谢幕已经五分钟,大家都还在。你听,掌声还在。”

第199章 剧迷反应

《Miss Saigon》老剧迷哪怕人来得少。不得不说,此刻的他们,赫然彻底遗忘——多年前的Kim何等痴情悲惨。

只记得今夜的Kim,如何绝境中不放弃自己,不遗弃孩子,义无反顾奋斗一生,精彩一生。

“她真美!”

“情绪感染力太惊人!”

“托尼奖要迎来新人了吗?”

“希望演出时间更长些,我能买到更好位置的票。”

“这是近两年看过最棒的音乐剧!”

固定消费音乐剧的本地中产们,赞叹更能体现新剧的说服力。

“难怪票抢手成这样,原来并不是剧院的饥饿营销,有硬实力哦。”

“登台伊始,《The Heat is on in Saigon》接替Gigi唱的那一刻,Kim统治了舞台。”

“她叫元!华夏来的电影演员初一•元!”

“这不可能!”有人惊呼反驳其荒谬,“她舞台张力堪称强悍。绝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电影演员。你们应该查查她华夏的舞台,话剧、音乐剧……”

“不,不,上帝。虽然你所说很有道理,但我做过功课。这的确是她第一次登上舞台。在此之前,她只演过电视剧和电影。”

有个中年白人举起手机:“查到了。元只有21岁!她从华夏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毕业才开始从事演艺事业!哦,上帝,她进入这一行两年不到。”

“天才!”

“时尚传媒RCFA收录了她的个人网页!WOOOO~~~~~她已经获得康城影后、华夏繁花奖最佳女主角等荣誉。繁花奖类似音乐剧托尼奖,是华夏最具含金量的电影奖项。”

老剧迷,前面的发言者维护自我认知:“Kim在舞台表现的松弛感和感染力,根本不可能是菜鸟。没有五百台演出经验,不可能有这么恐怖的舞台统治力。”

旁边有个华人留学生热情插嘴,帮前一个发言者补充科普资料:“是的。元大四下学期才真正开始演戏。这的确是她第一次登台。她不只是影后,还是华夏电视剧最受欢迎女主角。”

中老年白男们不由自主围过来,疑惑发问,“元居然没有留学经历吗?她的发音非常标准。是标准英伦腔,我以为她是英籍华人。”

华夏同胞用流利的英文,耐心解释:“不,不是。她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唯一和其他人不同在于,元拥有绝佳的学习能力。”

《闻香知味》,他贡献了三张电影票呢。

……

和小丸子们约好前往剧院后门,前往员工通道门口等待元初一的黄晶晶此刻路过。

她忍不住插上一嘴:“非常正确!元,她自学过武术、古筝、花滑、箫、书法等等,优秀到各个行业的专家,遗憾她不是本专业选手。”

“武术?华夏功夫?”

黄晶晶莞尔:“对,华夏功夫。”

“哦,上帝。这就是她整场下来,听不见丝毫喘息的原因吗?难怪气息比经验丰富的百老汇演员更稳!”

“功夫!”

“这就是元肢体语言优美而深负感染力的原因?”

黄晶晶:不,不是。功夫和爵士舞不是一回事。

没办法,外国人对华夏功夫秉持无边的幻想。他们似乎认为,华夏功夫能够解释一切。

……

不远万里而来的华夏粉丝,画风如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