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记得在读大学那会,她在网上查兼职翻译时,意外瞧见了一篇近百年翻译稿酬的变迁史。
到现在,蔺葶还清楚的记得,66年之前,78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翻译的稿酬都在千字60-80元左右,且新人与老手的收入差别还不大。
对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顶尖收入人群了。
无奈蔺葶生不逢时,来的时间不巧。
为求稳妥,只能继续做老师。
不过,她的心态很好,等78年那会儿,她才32岁。
而外语翻译,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也一直都是稀缺人才。
有的是赚前的机会。
想到这里,她面上不自觉就带上了笑意。
“在笑什么?”
蔺葶回神,这才发现,自己的鞋袜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脱了,双脚也已经浸泡在了温水里。
她眨了眨眼,后知后觉的看向坐在一旁脱鞋的男人,心里突然就暖呼呼的。
霍啸好笑:“做什么这么看着我。”
蔺葶弯起眼:“觉得你特别好。”好到让人想爱。
霍啸将脚也放到木盆中,又让妻子莹白的小脚踩在自己的脚背上,才道:“觉得我好就叫声啸哥。”
蔺葶转移话题:“早上旅长喊你跟曹营长去钓鱼,是不是想帮刘文艳说媒?”
霍啸开出条件:“喊声啸哥。”
蔺葶:“...你好烦!”
第31章
同一时间。
军官宿舍楼。
“老曹,你去哪了?”王英华有些担心的看着兄弟。
连级以上的军官可以申请独立宿舍,曹文泽是正营,自然一个人住。
但眼前人是他关系不错的战友,所以,在自己的屋子里见到对方,也不觉意外。
不过曹文泽没有急着说话,先解了束在衣服上的腰带挂到衣架上,又给自己倒了杯水,仰头全灌进了嘴里,才吁出一口郁气:“没去哪,出去跑跑。”
这时候,隔壁一直关注这边动静的几个未婚军官也聚了过来。
有关系亲近的,忍不住就劝了两句:“老曹,你今天太不给刘政委面子了。”
又有人应和:“是啊,兄弟们都理解你的心情,但凡事留一线,那么多人瞧着呢。”
“就是,到底是女同志,你那么做,就算刘政委不好计较,政委家文嫂子也要折腾一回。”
这话一出,再联想到文嫂子的为人,所有人的面色都变了变。
要说刘政委这人,作为领导能力是有的,战场上更是不要命。
不然,一个不识多少字的泥腿子,也爬不到如今的地位。
但家里却是一团糟。
文嫂子文慧从前是卫生站的护士,长得不差,又比相貌平平的刘政委小了十来岁。
两人老夫少妻,妻子还是读过几年书的城里人,刘政委自然宠着惯着。
直把本就有些眼高手低的文慧惯的越发目中无人。
尤其刘政委升到正旅后,更是除了旅长与更上级领导的家属外,谁也不乐意多看一眼。
就差把捧高踩低那几个字刻在了脸上。
这也就罢了,最叫这些军官们不乐意的是,每当有事登门,人还没走出去,文慧就会一脸嫌弃的开始拿扫帚扫、拿抹布擦,像是在清理什么脏东西。
弄的大家伙儿提到去刘政委家里送文件或者其他,就排斥的不行。
如今曹文泽白天当着所有人的面掉头就走,等同于直接打了刘政委的脸。
就算刘政委顾惜羽毛,不愿找下属麻烦,也架不住枕头风的厉害。
往后曹文泽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说不得过一阵子就要被调到犄角旮旯去了。
真要那样,一辈子也就止步营级了。
若等不到机会,再窝囊上几年,直接被转业也不是不可能。
说难听些,正营在部队里是管了些人,但转到地方上却难有好去处。
想到这里,不管是真担心,还是曾有嫉妒的,这些个未婚军官们看向曹文泽的目光全都变成了同情。
幸亏没瞧上他们。
这叫什么事哦...
对上战友们或同情,或担忧的眼神,曹文泽反而慢慢冷静了下来。
其实他很清楚,对于刘文艳的纠缠,只要再冷处理一两个月,坚决表明态度,刘政委就会喊停。
毕竟真闹大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但他实在厌烦了刘文艳。
那女人像是有什么大病,完全听不懂拒绝。
还摆出能被她看上,自己就必须跪下来感恩戴德的嘴脸。
他又不是刘文艳的爹,谁乐意惯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