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十年代心机女+番外(32)

作者:今日惊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想而知,杨家现在的子子孙孙该有多少。

而且这九个孩子还都养活了,孩子又娶妻生子,孙子大了又成家,杨爸都快五十的人了,最大的小姐前头那个孩子,杨媛该称呼大伯,今年六十五。

一想那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场景,杨媛捂着脑袋觉得头皮发麻。

现在在世的就剩杨爷爷第二个媳妇,住在杨家老宅,当然只是一个称呼名字而已,这房子还是当初杨二奶奶父亲留给她的呢。

杨家老宅是两进小院,虽然建国后曾被收上去统一划分,但当时杨家人多,他们自己都不够住,别说再分给别人,也就作罢,仍归杨家。

杨媛还是被杨妈薅过来,这是她亲哥的喜事,不来实在说不过去。

杨爷爷去世十年了,但他生前喜欢热闹,常常让儿子孙子们过来,乐意看后代兄友弟恭,子孙和睦。满足老父亲愿望,九个孩子也就不时聚聚。

即使老爷子没了,儿孙们仍保留了这个习惯,想过年中秋这样的大日子,杨家所有人都是要去老宅吃饭的。

杨元就是因为过年压岁钱分不公,被人退下台阶,摔了后脑勺,才有今天的杨媛。

除了下乡的外地的,在市里的杨家人齐聚一堂。

“文平,来,到奶奶这来。”

杨奶奶今年七十七,脸上布满皱纹,眼皮松弛耷拉下来盖住一半视线,眼球也不再明亮。额头匝一条抹额,里边白发梳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成发纂,穿的还是宽大斜襟衣服,下边用带子绑着小腿,还有……三寸金莲脚,白色的脚布鼓出来一团。

一个旧时代出来的老太太。

拉着杨文平,杨奶奶看不清也很高兴,拉着他的手,一笑露出嘴里的牙床,老太太已经没有牙了。

“除了老八当兵,一家子都在军营,小辈里就属文平出息。你爷爷要是在,就喜欢这样的孩子,他一辈子伏低做小,混不上一官半职,就盼你们出人头地。”

“你去了要好好当官,以后咱家顶立门户就靠你了,以后光宗耀祖,以后哥哥弟弟你可要多拉拔拉拔,家里有出息人多了,谁都不受欺负。”

第24章 杨家

杨媛默默翻了个大白眼,果然是旧时代老太太,打扮旧,思想也旧。

她悄悄溜出去,就让杨文平在这里聆听长辈教诲吧。

“元元,你也不小了,有没有人给你说对象?”

又来了。

杨媛一秒挂上职业假笑,“我三姐四哥还没结婚,我不着急。”你哪门子葱,关你屁事。

“呸,”那人吐掉瓜子皮,愈加来劲,“元元你听四伯母的,找对象就得抓紧,慢了好小伙就让别人挑走了。你三姐下乡没办法,你四哥还用怕啥,以后上班有的是领导赏识。咱们一家人,四伯母可不得为你多操心。”

啊呸,我可谢谢了您嘞。

杨媛可不是一般提起对象就害羞的姑娘,“四伯母,我听说婷婷姐下乡走的时候,哭得昏天黑地,哎呀,真可怜。”

一想起自己闺女,四伯母手里瓜子不香了。

“乡下农活可重了,早上五六点就得起床下地,中午太阳晒得火辣辣,头上汗顺着脸往下流,眼都睁不开。拿锄时间长了,手上磨得都是泡。下水浇地,泥水里看不见,蚂蟥趴腿上吸血呢,太疼了,好可怕。”

杨媛说的绘声绘色,四伯母脸色都变了。

“哎呀,这长期吃不好睡不好,农活也干不了,万一婷婷姐受不住,找个农村男人,随便嫁了怎么办啊,那不是一辈子都要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下四伯母彻底坐不住了,早已经忘了自己目的,满脑子都是那在乡下受苦的女儿。

“这才多久没见,瞧元元牙尖嘴利,把你四伯母吓得。”门框上倚着位中年妇女,胡兰头,紫红色羊毛线毛衣,粗呢子外套,长裤熨烫一个折印都没有,脚下一双黑皮鞋,看得出来,这是个讲究人。

杨媛认出来,这是她五姑姑,一个生了四个闺女、拼命也要生出儿子的“英雄母亲”。过年时,就是她小儿子把杨元推倒的。

杨媛对着五姑姑一笑,“姑姑,怎么能是吓唬四伯母,我说的都是真的。表姐也下乡了,你就不担心她被乡下混混盯上,不怀好意?哦我忘了,姑姑专心照顾表弟,操不了那么多心,”

五姑姑神情不变,丝毫不在乎,直到说到宝贝儿子身上,朝杨媛认真看了一眼,

“她俩做事做惯了,能受,再说又没长你二姐那样的脸,省心。还有你表弟,好得很,元元还是顾浩自己吧。”说完转身进屋了。

杨媛耸耸肩,谁稀罕跟你说话似的。转头跟出来的六伯母搭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