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警一脸无奈:“三名绑架犯身上背了不少案底,有一个还是在逃犯,恶贯满盈本身就不是好人,现在发生这种事,该说不说也算是报应。”
一旁认真用小本子做记录的小许警官,听到这挠了挠头,表情欲言又止。
“既然如此,两件已经结案的先放一边,重点调查另外四起,无论如何,必须尽快找到关键证据。”老郑说完起身,打算带着临时案件组的刑警们继续出去查案。
小许见状慢吞吞举起手:“郑哥,我有个想法。”
老郑天生急性子,催促:“有什么想法快说!”
被四五双眼睛盯着,小许全身肌肉迅速绷直,四肢极其不协调地站起身,因为太过紧张,到嘴边的话囫囵着又给咽回去了。
老郑见状在心底叹气,暗想这年轻人处事风格畏首畏尾,稍微严肃点的场合愣是能吓一跟头,半天憋不出个响屁来,胆子还没芝麻粒大。
也不知道怎么混上刑警的。
老郑不敢再催,鼓励性冲小许点点头,让他继续。
“哦,就是……”小许警官挠了挠比鸡窝还潦草的头发,用本就词汇量匮乏的大脑迅速整理思路,“我在想,是不是需要改变侦查方向?”
“和以往的青少年案例不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无论头脑智力还是心理素质上,都超出普通中学生应有的水平,甚至比一般成年人还要更不择手段。对方有极高的反侦察意识,擅长伪装现场造成意外的假象。”
说到这,小许有些垂头丧气:“以前我从不相信完美犯罪,觉得那都是天方夜谭,现在反过来想,确实不存在完美犯罪,但完美的意外每天都会发生。就像是一个人好端端走在路上,地面突然冒出个坑,摔进去死了,周围没有任何目击证人,我们也没法查出坑是人为制造,还是从一开始就存在……”
老郑插话:“别想那些没用的,该查还是得查。”
“是要查,但不是查证据。”小许点头,“陆之衍只交代了犯案过程和细节,没提到实质性的犯案动机,问他都是一口咬定当时心情不好太冲动才犯下这些案子,我觉得不合理。”
有个男刑警笑起来:“应该说太合理了,几起案子中,除了摩托车事故是近两个月前发生的。其余案件,陆之衍还没满17,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普遍容易热血上头,不稀奇。”
“热血上头多数是激情犯案,他怎么能保证在毫无理智的过程不留任何证据?”小许迅速反问。
男刑警一愣,瞬间答不上话了。
“与其搜查证据,不如排查陆之衍的社会关系,像是家庭朋友同学等等,说不定能找出陆之衍实施犯罪的关键动机。我总觉得,他是为了某个人,因为不想将对方牵扯进案子,才拒绝和警方坦白,结仇报复的可能性极大。”
老郑沉思了一会,顺着话分析:“找出犯案的真正原因,再联系受害者及其亲属共同指认犯罪事实,只要陆之衍在指认中据不反驳,无论案件本身是意外还是证据不足,都能以作案动机充分的理由移交法院审判。”
“郑哥,不如我们现在就去走访剩余那四位受害者以陆之衍家人。”小许迫不及待说道,神情凝重像变了个人。
然而调查进展远不如刑警们想象的顺利,走访中受害者家属还没见着,首先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其中三名受害者家属与律师共同出具的谅解书。
谅解书中受害者家属一致表明,鉴于涉案人是未成年,其家人道歉态度诚恳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一切精神及经济损失,双方就赔偿达成一致,请求公安机关撤案并且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愿意给予嫌犯改过自新的机会。
三份谅解书如同三盆凉水,将总局刑警们半月来为查明案件真相所付出的奔波劳累兜头浇了个彻底,所有的侦查都成了白费力气。
老郑简直怒火中烧:“看样子陆之衍这家里不是一般的有钱啊,光是赔偿就得花不少吧,真当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以无视道德法律了?”
“妈的!”老郑狠狠一锤桌子,坐下重重呼出口气。
小许神色镇定:“谅解书至多在量刑上减轻处罚,不是完全不受法律约束,有一名受害者家属已经向法院提交了立案起诉,再等等应该会有转机。”
“你是指那起绑架案?”
“被害者和陆之衍就读同一所高中,犯案前就已经做好绑架的相关准备,目前还没找出有协同犯案人员的可能,根据陆之衍的口供上来看,大概率是由他一个人完成。”
“理由呢?勒索?那小子家里又不缺钱,还用的着绑架同校学生?”
小许抿了抿唇:“说是因为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