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名刑警在屋里屋外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小袁法医走过来:“钟队,水池里那颗男童头颅,我初步比对了切口痕迹,与学校门前男尸残缺的部分相吻合。根据蛆虫生长状态,可以得出死亡时间和之前判断的相一致。”
痕检员赵青汇报:“钟队,墙壁上发现残留的胶带,根据位置判断,凶手应该是用巨大的塑料布贴满整个房间,后实施杀人碎尸,以方便清理。”
“在地毯上发现利器切割损坏的痕迹,并在缝隙里提取到血迹。应该是碎尸时破坏了塑料布,使得血迹渗进了地毯。等第一轮勘验结束后,准备进行鲁米诺检测。”
“另外,我们还在床下发现一个发圈。这个有点奇怪。”赵青把一个证物袋递给钟潭,“钟队,你看。”
证物袋里是一个粉色的发圈,小女孩常用的那种。发圈上有一只立体的粉色卡通小狐狸,竖起来的毛茸茸的大尾巴上,有一抹肉眼可辨的红棕色印记。
“这不是小男孩会用的东西吧?”
钟潭思索片刻:“全部带回去化验。查仔细点,现场所有遗留的指纹,脚印,毛发,粉尘,纤维,一个不要落下!”
“队长,浴室有发现!”杨毅探出脑袋。
在浴室垃圾桶里,刑警们找到一个针筒,以及一个残留着白色粉末的透明自封袋。
如果对着光仔细看,还能看到那纯白中透着点粉色。
钟潭意识到什么,扭头看林暮山。后者神色凝重,一言不发。
第6章 山哥
嘉云今天早上的天气有点阴沉,厚厚的云层在天边翻滚,似乎在酝酿着一场暴雨。
市局大楼前警车进进出出,和往日一样忙碌。
大楼正门上那个庄严的警徽,在阴霾的天空下,多了几分肃穆。
碎尸现场发现新型du品,让本来就备受各级领导关注的案子一下又被提至最高优先级。
周正海一大早就被叫去省厅开会,快中午才赶回来。此刻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露疲倦地看着眼前几个人。
“一周破案?”刘国柱薅着所剩不多的头发,“老周,这案子才刚24小时,就已经又是碎尸又是性侵又是du品,千头万绪的,现在死者身份还没确定,刚刚又发现了有可能存在其他受害人的证据,而嫌疑人却连半个指纹都没留下。一个星期时间,领导怎么想的?”
“你说的情况我怎么会不知道?可我有什么办法?”周正海摊手,“现在虽然学校勉强开学,但是家长们一个个人心惶惶,不敢让孩子去上学。嫌疑人行踪不明,身份不确定,动机搞不清楚,不知道谁家孩子会是下一个受害者!舆论已是风口浪尖,一个星期时间还是我尽力争取来的。”
室内气氛沉重得让人窒息。
半晌,周正海摁灭烟头,“既然各位没什么意见,那就按我们刚才讨论的办。从现在开始,禁毒支队参与协助本案侦破工作。小林,你们支队需要多少人力上这个案子,你看情况决定。毕竟你们手上其他案子也不能停。”
说完,视线又转向钟潭。
“钟潭,这个专案组就由你来担任总指挥。小林他自己支队那边也任务繁重,就只借你用七天!进度怎么把控你自己看着办。另外,小林刚来不久,对本市情况还不够熟悉,你俩务必紧密配合。这个案子背后动静不会小。有什么进展,要随时向我汇报。”
局长办公室门口,杨毅正捧着一沓文件望眼欲穿地守着。看到钟潭出来赶紧迎上去:“队长,那个发圈上的DNA比对结果出来了,已经证实不属于死者,是一位女性;在园区门口垃圾桶内发现的锯子,经过生物样本检测确认是凶器;还有,其实那个公寓下面……”
钟潭接过文件,用手势制止他:“这些我一会儿细看,你先去吃饭。另外,通知所有人下午一点会议室开案情会。”
杨毅应声而去。
林暮山也打算离开:“钟队,那我也去准备下午开会的东西了”。
“你别急,先跟我去吃个饭。开会之前,咱俩总得先碰个头,同步一下信息。”
正是午餐时间,警局对面的餐馆人声鼎沸。
钟潭和林暮山在角落里找了张空桌坐下,钟潭拿起手机扫码:“想吃点什么?”
林暮山翻开卷宗:“随便,都行。”
“怎么能随便呢,男人这么随便可不行。”说着,自顾点起菜来。
钟潭点完菜,把手机放到一边。一只手支着脑袋,看着坐在对面正低头看卷宗的人。
林暮山看文件的时候十分专注,他习惯边看文字边在脑内重构画面,等到看完时,已经把案件的细节场景全部在大脑里还原了出来。对于动机和逻辑漏洞,通常都能有个基本判断;对于暂不明朗有待调查的部分,也能有大致的侦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