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转头看向朱元璋,深深吸了一口气:幸好幸好,幸好现在皮囊下的不是朱祁镇了,不然不仅自己要成“大冤种”,整个大明朝也要成大冤种了。
【双方达成一致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就簇拥着朱祁镇直奔大内。在这一路上,朱祁镇不忘问所有人的名字,意思是要不忘功臣——这么一看,朱祁镇的智商好像突然又占领高地了,不知道是不是在被囚禁期间,他曾无数次幻想这样的情形,所以此时还记得起笼络人心。】
【一路到东华门时,守卫阻拦,朱祁镇亮出了太上皇的身份,守卫立马就让他们进入了皇宫大内。他们一行人直奔皇宫主殿,遭遇拦截时也全被朱祁镇喝止——为何朱祁镇在面对瓦剌人时,没有这份勇猛和气度,对着自己人反而威势十足了?说白了就是个窝里横吧?等到朱祁镇神不知鬼不觉地代朱祁钰坐上宝座,石亨敲响了钟鼓,那些像往常一样上朝的朝臣,听到钟鼓之声,来到大殿上时,才发现宝座上的是朱祁镇而不是朱祁钰,顿时都愣住了。】
“朝臣应该都会反对吧?”有人忍不住问,七年前的事,大臣们应该都记得啊!
其他人也忍不住开口:“是啊,此人担不起皇帝之责。”
“可依照天幕的意思,夺门之变是成事了的。”
许多人回过神来后,顿时扼腕不已:“大明危!”
【在大家愣神的时候,徐有贞站出来说朱祁镇重返帝位了,朱祁镇也宣布,因为朱祁钰病重无法临朝,所以自己重新登位,所有人仍旧担任原职。于是,大臣们便都拜下称万岁,朱祁镇也就顺利复辟了!等到朱祁钰梳洗好了,准备临朝,却听到钟鼓之声,还以为是于谦谋反了,听说是朱祁镇复辟,他连说了三个好,又重新躺下了。讲真,要不是史书是这么写的,主播定然以为这是哪个不走心的写手想弃坑了,所以在敷衍读者。这个宫变过程荒谬得如同儿戏一般,一点紧张刺激的地方都没有。】
【这大概也是土木堡之变的后遗症,若是朝中有邝埜这等直言谏臣,高低都得问一句,朱祁镇你犯了那样大的错,哪来的脸继续当皇帝?如此拉低皇帝的下限,乱了规矩后,后世便只会觉得,皇帝如何昏庸无道,如何不承担治国理政的责任,如何瞎搞乱来,都没关系,毕竟有朱祁镇这样一个卖国还能当皇帝的例子在,后面的皇帝摆烂搞下限不都毫无心理压力?】
不仅是天幕觉得太过于儿戏,大明群臣也觉得儿戏,朱元璋也觉得这就像是过家家!
玄烨道:“天幕所言极是,若非如此,明朝后来的君主,也不至于都那般千奇百怪。”
当然明朝皇帝越奇葩,也就给后来的大清提供了许多踩明朝的理由,这是大清皇帝乐见其成的。
李世民是最为无语的:“竟是这般就行?”
这么轻松就能得到皇位,他何必还布线那么长时间,联合朝野上下后,才给太子和老四设伏?何必将他亲爹逼至墙角才拿到权力?这么一对比,真是好气哦,怎么他上位就那么难,人朱祁镇就那么轻松?都是当皇帝的,差别那么大?
嬴政也有些受刺激:“朕所开创的帝位,竟然如此轻易就能让贼人得手?大明如此,大秦呢?”
想到这里,嬴政又有些难绷了,还是愁儿子们不太成器,不像自己这般狠辣果决有手腕,帝位传予他们,还不知道守不守得住。
刘彻想到自己手中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想到自己为此所做出的牺牲,心中酸得不行,依旧嘴强:“若非没有强劲敌手,这一无是处的东西能轻易复位?”
但凡朱祁钰稍微强硬一些,或者有个朱高煦那般野心勃勃的王爷在一旁盯着,朱祁镇都没可能成功。说白了,这把鱼塘局,朱祁镇一个菜到家的人,也能轻易拿下这一杀。
朱祁镇的成功复位,也有点打破赵匡胤的认知:“如此这般了,竟然还能复位?大明朝臣是干什么吃的?”
竟然是象征性反抗都没有,直接认下了这个皇帝,七年难道就能让他们忘了朱祁镇所做作为?①
【朱祁镇复位后,当天就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并于一月二十二日以谋逆罪杀于谦、王文,不仅将二人当街杀头,并抄了二人的家。可是于谦家中的清贫,让许多人都震惊,家中除了朱祁钰御赐的蟒袍和宝剑,没有其他贵重物品,当时的于谦在景泰朝,可以说是第一权臣,权倾朝野,景泰帝对其十分信赖,多的是方法和途径捞好处。他却能甘守清贫,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难得的完美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