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瞥了两眼,就把口供塞到了一旁于谦的手里:“你带人,去把这些都抄回来。”
于谦接过一看,吃了一惊,忙低声问:“陛下,为何不派刑部或吏部的人前去?”
抄家这事儿,怎么着也轮不到兵部的人吧?
朱元璋无奈道:“刑部没几个能用的人,吏部也忙着呢!抄回来的东西,直接去户部登记入库。”
于谦知道这事儿是推不掉了,忙行礼道:“臣领命。”
于谦走后,朱元璋也忍不住叹气,朝中确实有些能人,可惜这些能人不能一个掰成两个用。剩下的人,大多与王振有勾结,他总不能让王振的人去查去抄王振的人。
朝中王振势力不除不行,他要出征,就须得将朝中清理一番,免得那些腌臜的阉货,趁他不在时又在背后给他弄得家中起火。
待于谦走后,朱元璋的注意力回到了考较之事上来。
如天幕所说一样,不少武将勋贵的表现,着实让人没眼看,朱元璋都恨不得上去,亲自给他们几棍子,这种人大明还得给爵位,还得用俸禄养着?朱元璋感觉真是养猪,都比养了这群没用的勋贵划算。
见识了考较的严苛,也见识到了邝埜等人铁面无私的态度,有些心存侥幸的人,终于熬不住了,上场就直接跪下求道:“陛下!臣愿放弃爵位!”
刚刚他们还耻笑前定南侯,胆小怕死,软弱怂包。现在突然发觉,前定南侯有多明智!相对于被打一顿后,还要被夺爵充军,直接放弃爵位保全自己,简直太聪明机智了好吗!
这样的人,朱元璋看一眼都觉得碍眼,只手指微动:“带下去,直接充军。”
刚刚给过机会你们放弃了,还心存侥幸,临到头了才知道自己不行,却是晚了。
朱元璋才看了十几场考较,就被勋贵们的表现辣到了眼睛,属实不愿继续给自己添堵了,吩咐邝埜等人道:“待考较完毕,记下名字,让他们各自还家去,不论是过关的还是充军的,都交代家中准备准备,过些天就随朕出征!”
邝埜上前低声提醒道:“放他们还家,天幕之事容易走漏风声。”
有些人考较未过,被打了一顿,还被夺了爵,回头还要充军,心中必然愤懑不满,可能会把天幕之事直接泄露出去,会影响到此次出征的事。
朱元璋背着手,笑道:“邝大人不用担忧此事,待各位忙完考较一事,再与朕商议个出征计划来。朕此番去工部走走,考较一事,全由你做主了。”
说完,朱元璋直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邝埜琢磨了一番,还是没能完全猜透朱元璋的意思,张辅和朱勇也猜不透,只好说:“先完成考较一事吧,稍后待陛下给咱们解疑答惑。”
邝埜只得先将心中的疑惑搁置到一边。
朱元璋去了工部,此时工部也正忙得热火朝天,为此次出征准备武器铠甲等用具。
待朱元璋看到那永乐年间制出来的大*炮,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东西啊!”
工部尚书随侍在身后,笑得一脸灿烂:“承蒙陛下夸奖!这样的大*炮,军□□有几十门,随陛下出征时,必然能助陛下大胜!”
朱元璋点头,又仔细询问了一下火*炮的改进之处,心中对老四朱棣又更喜爱了几分。火*药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可朱棣竟然将这大*炮改进了许多,让大*炮射程更远了,精准度也更高了。
“好!好!”听到工部尚书的介绍,朱元璋拍着大*炮的炮筒高兴极了。
朱元璋正要去看看别的,突然想起天幕所言,这一路大风大雨,导致行军十分困难,便叮嘱道:“除了保养好这些大*炮,还得准备足够多的防水油纸油布,预防这一路大风大雨的,湿了炮*筒火*药,就没法用了。”
“是!陛下!”
朱元璋看着库房里一门门炮,两眼亮晶晶的,笑容就没消失过,因为考较一事而低沉的心情,此时重新变得昂扬起来了。把那些废不拉堪的脓包剔除了,留下好用的苗子,配上这些大炮,可不得把瓦剌军都送去见先人!
这一路,朱元璋咧着的嘴,就没合上过。
*
按照皇帝的吩咐,在考较完勋贵们后,邝埜就让他们出宫回家了。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在皇宫门口盯着,以免有人趁机混出去。
就在这时,有一个小厮跑来给他送信:“夫人遣小的来告诉大人,家里一切都停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