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真是跟地皮过不去了,难怪叫地主。
不过好消息是,如今拥有私人田产的百姓越来越多,再加上新的农具与新修的水利,各地的粮食产量都有所提高,朝廷又修建了一些粮仓,作为粮食储备,专用来应对天灾。
百姓的粮食除了交税和自己吃,还有一些盈余能卖给朝廷,生活也是肉眼可见地富足了起来,整个大汉也安稳了不少,即便是遇到天灾之类的,也没有那般惊惧失措。
这样安宁的大汉,是刘彻花了十年时间,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才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
刘彻看着这些都要钦佩自己,暗号裙七柳陆捂令疤叭而污,聪明人就来,美日上传最新自愿换做是以前的武帝,心思怕是更多的在别的地方。
扭转大汉国运一事,对大汉对百姓都是十分重要的事,对于刘彻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修行似的经历?他从天幕散落在各个部分的只言片语中,也能猜到,自己在后世也名气不小,因为汉就是在他手上雄起的,就是在他手里奠定了后世的版图。即便是成了威名赫赫的汉武帝,披着刘骜的皮囊,坐在同一个位置上时,刘彻发现自己穷极一生,提升大汉的实力,却依旧做得不够,还差很多。
如今的大汉,当然还是没有成为刘彻理想中的样子,但是已经让他看透了许多问题,让他也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在何处。
刘彻合上册子,褒扬道:“开垦的田地能增加那么多,拥有田地的百姓也能增加那么多,是咱们大汉上下一心的功劳,大汉将来实现了盛世,便有朝中诸卿的一份血汗与功劳,都要记在史册中,令后人铭记敬仰。”
在场的官员齐声应是。
刘彻还要说什么,有小黄门来通报:“陛下,王氏王莽宫门外求见!”
刘彻惊讶地哦了一声,“为何没让他进宫?”
小黄门有些为难道:“五年前新规,无官职加身者,非召不可入宫。”
刘彻轻轻拍了拍额头,自己颁布的新规自己都忘了。
“快召过来吧,莫让他等久了。”
刘彻也很好奇,如今的王莽变成什么样子了。
王莽一去十年,王政君年年写好多封信劝他回长安,他次次都拒绝,虽然每次措辞都恭敬又礼貌,可还是能将王政君气个半死。
挥退了大臣们,没等多久王莽就来到了未央宫。
刘彻抬眼看去,发现引路的小黄门气喘吁吁地跟着,王莽倒是不喘气不脸红的,看来他这身板儿是练出来了。
王莽给刘彻行礼:“王莽见过皇帝陛下。”
刘彻抬手:“起吧,不必多礼。”
“谢陛下。”
王莽的衣着比当初在长安时还要简单朴素了,整个人甚至透着一股仙风道骨的味儿,不过他行礼依旧十分恭敬,动作一点都不错。
刘彻嘘寒问暖了几句,王莽说都好,刘彻道:“那你先去你姑母那儿吧,她十分想念你。”
王莽迟疑了一下,道:“是,待莽去见过太后之后,还会来见陛下,莽有许多话想与陛下说。”
刘彻挥挥手:“去吧,朕待你来一起用晚膳。”
王莽这才放心地离开了。
一直到点灯时分,王莽才姗姗来迟:“姑母甚是想念莽,故与我说了许多话,忘了时间,请陛下见谅。”
刘彻倒是懂,王政君就快把王莽当亲儿子了,特别是在自己的儿子不亲近她的情况下,自然把感情都转移到了这个侄子身上。
“不必在意这些。今夜我备下了陈酿好酒,表弟要与我好好说说这些年的见闻与所悟。”
王莽顿时眼睛一亮:“莽正有此意!”
二人这一聊,便是一整夜,王莽从自己这些年见闻的不同,说到了这些年学习与领悟到的东西,再到给刘彻的一些建议,真真是推心置腹,没有藏私。
刘彻看得出,王莽与十年前的王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和天幕所讲的那个“天真”的改革家,那个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也完全不同了。
吃过许多苦,受过许多教训的王莽,如今务实踏实太多了。
对于王莽这样的转变,刘彻也十分高兴,如今王莽的王公之名,已经闻名天下了,这十年里,确实复兴了不少郡县的乡学,帮扶了不少贫苦人家的子弟读书,所以他的名气和名望,比当年在长安时要大得多,也要实际得多。
刘彻经过仔细思考,给王莽安排了一个侍书郎的官职,这个官职也很简单,其实就是皇帝的工作秘书,王莽离朝十年,许多事都不了解了,这个工作能帮他尽快熟悉朝局,了解如今的官制是个什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