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底下的人忙回道:“是,太后。”
“这都过去几个时辰了,难道皇帝要骂他们骂几个时辰吗?”王政君心急如焚,生怕兄弟和侄子们,被皇帝欺负。
王政君觉得自己没办法缩在长信宫中了,道:“要不我还是去未央宫看看吧。”
那个宫女又忙劝道:“太后莫心急,再等等。”
“等等等,等了几个时辰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王政君生气道。
那人看了看天色,道:“时间过去那么久,陛下就算不怜惜王家,他自己也要用膳的,想必快了。”
果然没多久,未央宫主殿的大门终于再次打开,王氏的人从里面鱼贯而出,只是个个都脚软了,几乎没办法靠自己走路。
唯有还算站得住的王莽,扶住了王家最有地位的王凤。
王凤虽然是应对皇帝问题最好的人,可毕竟年纪大了,再看着王氏子弟在皇帝面前各种出丑丢脸。皇帝对他王凤还算客气,可是对其他人,明嘲暗讽是一点都没少,王凤今日算是开了眼了,原来皇帝嘴皮子那么利落,特别是在骂人的时候。
走出了未央宫,王凤看着已经暗沉的天幕,叹了口气。
王莽让他小心台阶:“伯父您莫要忧心。”
王凤摇头:“叫我如何不忧心?我已经老朽,尚且在陛下面前都是勉力支撑,更何况是别人。”
说着,他又看向了扶着自己的年轻人:“看来看去,咱们王家年轻的一代里,属你最出色了,以后怕是要靠你了。”
王莽闷闷道:“可是姑姑传信说,那个天幕说了我会篡位,陛下还会信我吗?”
王凤顿时抓紧了王莽的手,今天被皇帝这么一通问,差点把天幕的事儿给忘了。
王氏所有人都愁云惨雾,有些人甚至一到自家马车前,就直接晕了过去,可见刘彻的质询,给了他们多大的精神压力。
王政君听到下面的人来回报,王氏的人没被打,但是个个都垂头丧气,犹如丧家之犬,怕是被骂惨了。
王政君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想要去跟儿子对峙一番,问问他为什么要把王家人弄成那样,底下的人拼命拦住了她。
刘彻赶走了王家人,自己感觉也不太好,一个是被王氏族人的无能和厚脸皮给气的,一个是饿的。
虽然在质询过程中,吃了一些点心,但完全不饱肚。
在刘彻召人传膳的时候,又有人来禀报:“赵婕妤准备了上好的酒菜,待陛下幸驾。”
刘彻立马就知道是赵合德,而且内心不自觉就涌起了一股欣喜和前去的欲望。
不过他很快压了下去,他对那对姐妹花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于是刘彻道:“朕今日忙于政务,乏了,就不去了,让赵婕妤和她姐姐一起吧。对了,和赵昭仪说过的话,和赵婕妤也说一下,没有要事,就莫要来打扰朕了。”
刘彻特地用朕来自称,就是为了表明身份,自己是帝王,不是任由后宫妃嫔召唤的人。
下面的人倒是惯会看风向的,这人去回了话,还没到后半夜,赵氏姐妹失宠的说法,就传遍了汉宫各个角落了。
第219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27)
等到吃完晚膳, 刘彻才感觉好了一些。
这刘骜确实是会享受的,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他,在吃食方面也进行了各种改进, 所以皇帝的晚膳, 比他当年还要好上几分。还有酒, 刘彻确实爱喝几口, 这宫中的好酒也不少。
可是刘彻吃着喝着,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做皇帝的,当然可以吃好的喝好的, 可是那些百姓呢?
刘彻沉思了好一会儿, 才恍然惊觉,自己的想法, 竟然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在天汉年间时,他还是那个雄心勃勃, 只想以武立国的帝王呢,天幕听多了, 现在第一反应就是想着百姓了。
这应当是个好事吧?刘彻默默地想。
用完晚膳,刘彻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后, 就开始处理政务, 如今还是以竹简为主要书写对象, 所以他的案头,堆满的是一卷一卷的竹简。
天汉年间,他已经着人去研究造纸的事了,天幕所展示出来的纸显然更加轻薄便利好用啊。
刘彻忙着处理国事, 感觉这时候的朝政,比他那时候要麻烦得多, 到处都是问题,到处都是漏洞,刘彻是越处理越生气,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他因为身心疲惫,反而没力气生气了。
王政君听说了王家那凄惨的样子后,一直在长信宫里等着,等着刘骜去给她解释一下。结果根本没有皇帝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