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天幕讲的这个和珅,似乎做的比李林甫和杨国忠还要过分,李世民就感觉很不好了。
赵匡胤听到蔡京的名字时,觉得有些耳熟,不一会儿就想起来了,蔡京不就是那个宋徽宗时期的宰相,一直致力于带着皇帝一起沉湎享乐,一起奢靡浪费的东西么?
赵匡胤顿时觉得十分晦气,想到徽钦二帝的事,想到金人南下,皇帝都被追得像狗一样到处逃窜的事,他就感觉有些喘不上气来。
虽然他披着赵构的皮囊是,已经做出了努力去扭转,可是赵构记忆力的那些东西,也给赵匡胤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哪怕宋在金人的逼迫下,还能逃到南方去苟延残喘,没有直接灭亡,也让他想到就坐立难安,就整个人都觉得仿佛黑暗就在眼前。
赵德昭注意到了赵匡胤的不对劲,忙问道:“父皇?你还好吗?”
赵匡胤摇了摇头,但脸色还是很不对劲。
赵德昭忙倒了茶,给赵匡胤喝下。
待赵匡胤稍稍恢复一些后,赵德昭关切地问:“父皇,您怎么了?”
赵德芳也关切地看了过来。
赵匡胤擦了擦额头的汗,道:“没什么,就是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他顶着赵构的皮囊的时候,都没这么慌张过,这时候想起那些事儿,反而有着撑不住了。
赵德芳不明所以,但赵德昭猜到了,估计是想到了君臣南渡之类的事儿。
令赵德昭意外的是,赵匡胤给他讲那些事时,还显得十分平静,今日突然想起,却这样承受不住了。
赵匡胤撞上赵德昭的眼神,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人老了,有些事儿反而受不住了。”
赵德昭顿时眼睛红起来,赵德芳还没明白状况,有些笨拙地安慰道:“父皇不老,一点都不老。”
听到天幕又提到了大明的奸臣严嵩,朱元璋无奈道:“果然,贪官是杀不尽的。”
想到自己作为开国皇帝,最憎恶贪污,也用了最大的力气去惩治贪污,没想到大明的贪污,还是那般严重,在历朝历代中,怕是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吧?
再想到,每次说不好的事,天幕都会提到大明,心中更是梗塞了。
朱棣也没想到,看个天幕,把自己铁骨铮铮的老爹看得多愁善感了。
“但咱们也不是白看这些天幕的吧?您看看我做的摘录,这么多,对咱们大明可都用得上的。父皇放心便是,大明一定会越来越好,像天幕说的那般,成为继大唐以后,另一个盛世巅峰的。”朱棣颇为有信心道。
倒不是为了安慰他的老父亲,他是真觉得,大明的未来,越来越稳了。
天幕上有和珅的画像,李玉大吃一惊,正要说些什么,玄烨直接抬手,让他不要说话。
前面胤禛才下大力气,改革了吏治,将朝堂的风气整肃一新,没想到弘历就纵容出了这么个贪官。前面玄烨还说,觉得能理解弘历的一些做法,胤禛对一些政策推得太紧,背负骂名也是有些活该,可是到了和珅出现,玄烨才突然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天幕要说,弘历对胤禛有叛逆,说他背刺了胤禛。
历史第一贪官,是什么概念,玄烨熟读史书,当然十分明白。明朝贪官辈出,也曾让大清拿出来好好警示过,没曾想到,还是有后辈走了老路。
玄烨的心情,此时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比心如死灰更死了。
李玉在一旁,看着皇帝那难看的脸色,根本猜不出皇帝到底有多难受,想要安抚皇帝,又不知该说什么,惯用的拍马屁好像不合时宜。想帮和珅说些好话,但明显皇帝是听不进去的。
【和珅的影视形象也很常见,乾隆朝的相关影视根本绕不开他,因着良好的剧本,和演员优秀的演技,导致和珅这个形象,竟然还很不错。主播不否认,和珅应该是个聪明人,否则他不会从微末起家,凭着摸准了弘历的心思,成为他身边的红人二三十年,没有动摇。但影视剧将他的聪明幽默化了,又将他残忍、卑劣、丑恶的一面隐藏了起来,隐藏不住的,便以诙谐的方式展现,严重削弱了大众对这个人的恶感。主播个人很欣赏这种创作手法,但不接受美化真正的坏人。】
【有些偏题的,前头想说的是,和珅的实际情况,和影视剧中大不同,光年龄上来讲,他和弘历就不是同年,所以和珅是弘历曾经调*戏的一个胤禛妃子的转世,这种说法才会有现实基础。而这个传闻得到传播,主要原因在于,弘历对他无底线的信任和偏袒,让人奇怪弘历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