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没直接说,全都抓起来砍头,都让父亲和哥哥觉得有些欣慰了。
“不错,看来跟着先生读书,还是有不小的长进的,以后继续。”
赵德芳嘿嘿一笑。
朱元璋听得是眉头大皱,他最厌恶贪官污吏,不曾想到还有皇帝,能容忍这等臣子在眼皮底下晃悠,这和住在蟑螂到处爬的屋子里,还视而不见有什么区别?
“不行,这清朝真不行,老四,咱们得想想办法啊!”朱元璋一听说贪官能活得滋润,就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朱棣也很懂他的心结,忙道:“父皇别急,咱们总能有办法,不给这清取代大明的机会的。”
朱元璋拉住他的手,语气有着沉重,又郑重其事道:“那就交给你,还有你的子孙们啦!”
朱棣感觉自己的手被紧紧地握住,顿感压力倍增。
【相对于前面说的,其他的什么皇亲大臣找府库借了钱,却找借口不还,什么皇室宗亲和八旗勋贵想方设法,从库房里搞钱,都是小事了。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玄烨也算是当时清朝的当家人了,结果还是不知国家建设处处要钱的样子。若是真为国家,为将来想一想,也不会那样,把烂摊子扔给后辈,万一继任者也是个糊涂蛋,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后的诘问,重重地敲在了玄烨的心上,他心情复杂极了,一方面觉得天幕如此指摘,实在是有损他的帝王威严与面子,可是天幕的问题,也让他十分后怕。
老八也是几个儿子中,十分突出的,有才学能力,有贤名。可若真的是老八继位,他会有老四那等雷霆手段,将那些贪腐之人,全都解决掉么?毕竟老八的贤名,可是那些大臣造出来的,那些大臣把老八拱上皇位,回头老八于情于理都更难收拾他们。到那时候,朝廷怕是要动荡起来了。
玄烨一辈子都没这么难受过,天幕就是这样,直接将他的错误和昏聩摊开来讲,摆在他面前,让他将自己的错误、缺点、不足都一一看清楚,而且无法逃避。
对于一生要强又自负,甚至有些虚荣的玄烨来说,属实是个不轻的打击。
第160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4)
一旁的李玉, 看到皇帝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便小心翼翼地上前道:“万岁爷,要不, 咱们还是回屋里去吧?”
玄烨虽然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但他知道, 天幕的点评, 对他的大清,意义重大,所以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用!”
李玉忙低下头:“嗻!”
他心中颇有些疑惑,皇帝明明气得要死了, 却还在这儿坚持, 也没命自己去查,到底是谁搞得这些鬼。
往日里, 要是谁敢说大清与皇家一个字的不是,皇帝都是要抄家灭族的, 今日听着那天幕,对着皇帝最崇敬的祖父骂, 皇帝虽十分生气,却没有任何动作?
将疑惑深深地压在心底, 李玉此时万分佩服背后敢这样搞事的人。
【康熙末年时, 清朝的财政问题很大, 若是继续恶化下去,清朝会不会提前崩掉,历史会不会是另一个走向,谁也说不准。】
【幸好托底的是雍正帝胤禛。胤禛作为玄烨的四阿哥, 许多影视剧和小说都给他贴上了腹黑、阴谋家、阴沉、心思极深、冷酷无情等标签,似乎只有这样的四阿哥, 才能在九子夺嫡中杀出重围,登上大宝。】
【主播个人以为,他本人不会如此模板化地像言情小说的腹黑高冷男主,他对落败的八阿哥等人,下手挺狠,可对于一直与他关系极好的十三阿哥,却是极度地信任和关心,只能说他这个人爱憎分明;而他在奏折中写的“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以及对年羹尧等大臣直接表达的情谊,说明他是个内热的人。】
【当然,最值得研究的,还是雍正帝在位期间,所做的那些政绩。第一大政绩,就是整顿吏治。这是对康熙朝的补锅,将朝廷上下狠狠肃清了一番,虽不能完全根除贪官污吏,但至少补好了腐败得像筛子一样的官僚系统,让府库好好地回血了一番。许多人以为,要惩治贪腐,就是要把贪官抓出来,抄家杀头。但胤禛一出手,效果就很好,是因为他不仅仅是把目光放在了惩治贪污这一件事上,而是放在了整个制度上。】
【首先是立法,用法律给大臣们规范了一系列行为,让大家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其次是考核奖惩制度的完善,做得好就有赏有升职,做的不好就有惩罚,根据情形与程度来进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大臣们审慎考虑走上邪路这个选择;最后是设立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属于中央朝廷官,不对地方任何人负责,只对中央和朝廷负责,所以他们查贪官的时候,又有靠山,又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