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倓对祖父回来这种事,充满了排斥:“那……老祖宗有没有说,若祖父回来,这皇位要怎么办?
第156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57)
李豫的语气倒是十分平静:“老祖宗已经留了一份密诏, 告诉了我在哪里,若是祖父回来,便公开密诏, 尊祖父为太上皇祖父。”
李倓这才放下一颗心:“那便好。”
有这份密诏, 就算那个不靠谱的祖父回来, 也别想抢皇位, 这天底下的人,都已归心太宗皇帝,凭李隆基那名声,也别想回来。
“所以, 那具身躯, 好多多用冰保存,毕竟是老祖宗用过的身躯。”李豫道。
李倓点头。
太宗皇帝离开, 不仅皇宫挂满白布,长安城中也一日之间全部被白布取代, 行人身上少艳色衣服,连许多伎乐馆, 都自发停业关门几日,以示对太宗皇帝离开的哀思。
对于伎乐一行来说, 太宗皇帝也是再生父母了, 无人不知太宗皇帝对他们这一行的帮扶。
紧接着, 不仅是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广州等大唐疆域上,都挂满了白幡,以至于初到大唐来游历与做生意的外国人, 还以为这是大唐的风俗,回去以后, 便学了起来,闹了不少误会。
那具躯体,先在太极殿中停灵九九八十日后,转入停灵殿,停灵之处,用了无数冰块,负责守在殿中的内侍与宫女,常年需得棉袄外套皮袄,才能坚持下来。
不过,李隆基也一直没有回魂的迹象,那具躯体虽然没有腐烂,但肉眼可见地萎缩了不少,整个都泛白。
李豫在大明宫登基为帝,为排解心中的悲伤苦闷,便日日为政务操劳。
其他皇孙也不少都如此,纷纷来找李豫领任务,想要去外地,换个环境改善心情。
李豫也不客气,有活儿就差遣他们去干,只是那些人离开长安以后,才发现,哪怕是乡野之处,零星一两户人家的荒野,也挂了白幡,根本逃不过。
高力士在太宗皇帝离开后,就自请守灵,日夜都守在太极殿中。
高力士大概是最期盼李隆基回来的那个,回来不用当皇帝,就被尊养着也挺好。跟在李世民身边好几年,高力士对太宗皇帝也有了一些情分,可是对于高力士来说,李隆基也是他的主子,是他用了大半生去忠诚服侍孝敬的主子。
高力士跪坐在蒲团上,机械地往火盆里放着纸钱,火盆中的灰,已经堆得满满地了。
就在这时,门口一阵轻微的动静,一身素服的杨贵妃,手里捧着一大摞纸走了进来。
高力士跪着转过身要行礼:“太妃娘娘……”
杨贵妃轻轻摇头:“高公公不必多礼。我来给先皇烧些经文。”
高力士睁着浑浊的眼睛看过去,就看到那是一摞《大悲咒》、《净土咒》之类的经文。
高力士愣了愣:“太妃娘娘何时信这个了?”
杨贵妃将经文放下,道:“确实是有几分信了,如果不信这个,我心里总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说。”
高力士沉默,杨贵妃取了香,在烛火上点燃后,念了几句悼词,插*在了香炉中。
随后,她绕到蒲团后,跪下来,取过经文,口中一边念诵着一边烧了起来。
相对于高力士纯粹的忠诚,杨贵妃的感觉要复杂得多,天幕说她的人生,就是被李隆基毁掉的,杨贵妃赞同这句话,又不完全赞同。
在独宠的那些年岁里,她确实享受到了最好的资源,过着万千百姓难以想象的奢靡生活,能够纵情地唱歌跳舞,不顾忌任何财力物力地追求极致,她自认是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的。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天幕说的也对,李隆基确实是将她当成了奖励自己的奖品,在享受过李隆基那毫无节制地偏宠后,再受到太宗皇帝的冷落,杨贵妃刚开始也有些难以接受。可是几年下来,她慢慢悟出了里面的不同。
李世民的疏远,更是一种尊重和保护,她与李隆基的事,不仅天下人耻笑,后世人也耻笑,太宗皇帝的冷落,是避免这一层关系继续复杂化,继续恶化,让她身上增添更多恶名与笑话,避免她被泼更多脏水。
两个皇帝,杨贵妃深切地感受到了宠爱与尊重,是有着天渊之别的。
站在女人的角度,杨贵妃也终于领悟到,哪怕李隆基也是帝王,哪怕李隆基那样在自己身上堆金砌玉,缘何人们还是更喜欢太宗皇帝那样的男人。
烧完后,杨贵妃命人给高力士换了个火盆,让高力士注意身体后,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