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家。”
没一会儿,李亨就被从东宫中召了来。
再次面对皇帝,李亨看上去没有那么瑟缩胆小了,整个人显得沉静稳重了一些。
李世民满意,看来李亨确实是想通了许多事。
“圣人召见,不知有何事?”
李世民道:“我瞧你日日闲在东宫,总喝一样的茶,画一样的画,日子久了也会乏味,便给你找了个事儿做。”
李亨没想到,自己不当太子了,反而能干活了,忙恭敬道:“圣人差遣,自当竭尽全力。”
李世民点头:“你去帮我盯一盯此次的恩科,探一探参考士子们的水平,再看看,何处赶来的参考人数较多,来得少的地方,是何缘故。”
李亨愣了愣:“这……主考官员们会有登记的罢?”
李世民道:“他们的登记的是一回事,你探来的消息,是另一回事。”
李亨似懂非懂,不过还是乖乖领命而去。
得了高力士的指点,李亨便也扮做长安读书的富家子弟,跑去参加各种诗会酒会之类的,长安权贵们认得太子的那张脸,可从各地赶来的读书人,却不认得。
李亨以前在李隆基的管束下,不敢与朝臣结交往来,所以社交水平挺一般,但他重在出手阔绰,时常能借到好的园子酒楼之类的开办诗会,还真和来长安的读书人打成了一片。
于是,李亨打探来的消息,逐渐传到了皇帝手里,让李世民有了另一手的消息。
看着李亨的消息源源不断,李世民笑道:“他这回,算是寻到了自己喜欢的去处了。”
高力士见李亨自己乐在其中,心中的担忧也少了一大半,对皇帝道:“是大家您爱护后辈,愿意让他们各展所长。”
高力士也慢慢琢磨过来了,皇帝需要那些参考士子的消息,也不一定要派李亨去做这个事,而他之所以还是让李亨去,也是怕李亨日日闷在东宫,心情郁郁吧。
这位太宗皇帝的做事风格,确实与本朝皇帝十分不一样。
李世民没承认也没否认,他这么做,也是因着手底下确实没多少人可用。不像当初,即便是走到了宫变那一步,自己身边也是人才济济,任何事都有人顶上。
眼看着安禄山即将到达长安,高力士提醒李世民:“贵妃娘娘那边,大家做何打算?”
皇帝不再去后宫了,还遣散了不少宫人,特别是那些制衣制首饰的工匠,如今大多已离开宫中,被长安洛阳等各地的贵族富商抢走了,毕竟给贵妃娘娘制过衣裳、做过首饰的名号,可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因着人员的散去,大多数人终于相信,随着杨国忠的倒台,杨贵妃确实是失宠了,毕竟以前皇帝小半天见不着贵妃,都要着急的,现在竟然快一个月不见她了。
外人都以为,杨贵妃是被杨国忠和三个姐姐拖累了,只有高力士很清楚,以太宗皇帝的性情人品,自然是会远离自己后辈的女人的。不仅是贵妃,这满后宫的女人,都要失宠了。
只是,杨贵妃与安禄山关系挺亲厚,到时候二人是要相见的,说不定,杨贵妃会把天幕说的事,透露给安禄山。
第140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41)
想到天幕说的安禄山, 高力士便觉得,那人就是一个炸*弹,不知道何时, 便要将这朝廷炸个天翻地覆的。
高力士本不太信天幕所说之事, 只是他确定了如今的皇帝是李世民, 又加上他背地里偷偷查了这天幕的来处, 却惊悚地发现,无人与这天幕有关!有可能就意味着,天幕的出现便是天意,而天幕所说之事, 便是现实!
既如此, 天幕与太宗皇帝,便都是来拯救这大唐的江山的罢?
这事越琢磨, 越是这么回事,所以安禄山会造反一事, 也就有了九成的可能了。
李世民听了,背着手, 望向原处,道:“近几日, 贵妃可有为杨家与杨国忠求情啊?”
高力士与杨贵妃的关系也不错, 而李世民也没软禁杨贵妃, 没有不许她与其他人往来,想必高力士还是会与她通些消息的。
高力士忙把腰弯得更低了:“奴婢……着人与她说了杨国忠所干的贪污之事,贵妃娘娘没多说什么,至于三位国夫人, 贵妃娘娘希望大家能留她们性命。”
李世民略略思忖,也就明白了杨贵妃为何会这么做。她看完天幕, 也知晓杨家所作所为,被世人骂了千年,定然是非常过分了,特别是杨国忠,称得上是祸国殃民,所以杨贵妃没置喙,但是她三个姐姐没机会插手朝政,所以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