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微微转过头,泪眼朦胧地看着高力士:“父皇他……从未瞧得起孤过!”
高力士不明说,李亨自己结合天幕所言,也猜得到皇帝在忧心什么。
高力士看着李亨,嗫嚅了一下嘴,最终心一横,闭着眼睛道:“如今的大家,并非您的父皇,而是先太宗皇帝!”
说完,高力士便闭紧了嘴巴,他知道这个事说出来,就是要掉脑袋的,可是他也不忍心,李亨被父亲打压了这么多年后,失去了太子之位,还落下一个心病,以为亲生父亲瞧不起他才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李亨猛地转过身:“什么?高公公,你莫要用这种无稽之谈来糊弄孤!”
高力士没有直接回答他,说出这个秘密后,他缓缓地转身,慢慢地坐到了床上,靠着床榻坐好了,才像是有了倚靠一般,将后面的话说出来:“奴婢何时糊弄过殿下?即便是想糊弄您,何必用这种一听就觉得荒诞的事,何不扯一个更加可信的幌子?殿下不信奴婢,可以自己去想想,去看看。”
李亨呆立原地许久,才突然身子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公公,您突然得疯病,便是因为此事?”
高力士哭笑不得,哪有人当着当事人面说他得疯病的。可见这太子确实反应不过来了,什么细节之类的都忘了。
“可以这么说罢,在奴婢领悟到真相的那一刻,整个人就狂乱了,可不就像是疯魔了?殿下比奴婢沉得住气。”
李亨苦笑,他哪里比高力士沉得住气,他只是被吓得浑身发僵发软了,动弹不得。
“这个事,太宗皇帝并未亲口表明,殿下要与奴婢一道,依旧将他当做今上对待,否则……奴婢也不知道事情会如何收场了。”高力士的声音显得有些飘,有些虚,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这回,李亨是把他的话实实在在听进去了。
今上李隆基靠着政变上位,已然是天威难测,可至少高力士还能摸得准他的脾性。可那位太宗皇帝,只存在于书上与人们的口中,是人人盛赞的圣明之君,可谁能猜到他真实性情呢?那可是早年为大唐打下了这万里江山,后又挥刀向自己亲兄弟的人,仇人的血、亲人的血,他都见过不少。更何况,他的谋略智慧手段,远胜李隆基。
这回,李亨是连挣扎都不挣扎了,立马下定了决心,回头就上个辞去天子之位的折子。
李隆基想要一个无能的太子,太宗皇帝李世民可不想要。李亨觉得自己不能蠢到让太宗皇帝主动来收这太子之位。
李亨坐在原地半晌,待身体恢复了一些,便爬了起来,迅速回东宫,构思辞去太子之位的折子去了。
至于太宗皇帝想让谁来当这个太子,李亨也懒得去想,因为他的脑子完全没有空闲去想这个事了。
等到高力士身体恢复,回到皇帝身边当差时,李亨也乖觉地主动地上了请辞的折子。
李亨这一下,又让整个朝堂惊了一把,太子这是怎么了?面对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刁难之时,也没有退缩,杜良娣一家覆没了,太子妃韦氏一家也没了,太子都当得稳稳的,现在杨国忠被关起来了,东宫属官们也没闹什么幺蛾子了,太子却主动请辞了?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皇帝已经飞快的批复了李亨的折子,虽然废去了他的太子之位,但恢复了他忠王的爵位,而且享受的待遇比其他的皇子皇孙要高一点。
这一下,让朝廷的人更加看不懂了。
李亨主动请辞太子之位,肯定是有不得不这么做的原因,不然皇帝都这么老了,眼看着再等几年,再熬一熬,就能上位的时候,谁愿意轻易请辞?这个原因很可能是太子犯了什么错,必须丢掉太子之位才行。可是皇帝这态度,不像是惩罚李亨,反倒像是给足了李亨面子和里子?
连李豫和李倓兄弟也很吃惊,有朝臣借着各种名头,来打探二人父亲辞去太子之位的内情,可是两个人也一脸懵逼。他们二人近期忙着查杨国忠的案子,已经被杨国忠这些年所贪污收受的好处,震惊得无以复加,又为杨国忠各种害人的阴损手段,称奇不已,属实没注意到东宫和皇帝之间的事。
当然也有人跟高力士去打听的,只是现在的高公公完全变了。
以前他还会有意无意提醒一些大臣,皇帝心情好还是不好,最近喜欢什么之类的,但如今他变成了一个只会打太极的笑脸蚌壳,一点东西都挖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