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年轻一些,说不出这么完满的话,只能跟着点头:“就是就是,哥说的就是我想说的!”
赵匡胤看着两个孩子,心头一暖:“好!我信你们两个!”
而朱元璋望着天幕上,大唐在北方和西方更辽阔的土地,心中也生出了一些渴望来。元朝的疆域,相对于大唐来说,还要更大一些,可在江山治理和控制力上,蒙元就显然要弱一些。若是大明想要强盛,一个面积辽阔且控制得力的国土疆域,必不可少。此时的大明,与全盛时期的唐朝,确实差距不小。
“老四啊,咱们要多多了解,真正的盛世是什么样子,将来大明也要朝着这个样子去做。”朱元璋眼神有些热切道。
朱棣突然觉得,自己老爹虽然发须有些发灰发白,但依旧一腔斗志与热血呢,和年轻时没多大分别。
“好的,父皇。”
一个强盛的时代,不仅有稳定的政治和广阔的疆域,还有富庶的经济、灿烂的文化、强悍的军事……
李世民只消看一眼那疆域土,根据他带兵打仗的本能,就能看出拿下那些地方的难度。相对于大明朝让瓦剌人入了关,大宋让金人抢了半壁江山,李隆基能杀回关外,并将关外控制在唐的手中,西域那各势力横行的复杂地方,也能让李隆基弄回来,足以证明他在武功上的建树也不错。
李世民撇开最早那点爬灰带来的坏印象,很赞同这曾孙子是个有才能的皇帝。
【在这时,唐朝也是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不仅附近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尼泊尔、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使劲往中国跑,与中国外来交流十分频繁,印尼爪哇都不算远,南亚次大陆和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也往来不少人,他们有些是通过西域的丝绸之路,有些则是通过海上漫长的航行,才到达唐的。】
【这个时候,不仅唐朝的经济影响范围十分广阔,以丝绸、茶叶、瓷器等畅销海外,对外的文化影响也十分强大,整个东亚和东南亚都被唐文化影响甚深,特别是日本和朝鲜,在他们的文化上,依旧能看到唐朝文化的基因和影子。这时除了官方的使节,以及民间的僧侣、商人,还有学者、艺术家、贵族等等不同身份的人,因不同的目的和原因来到唐,可见唐当时的方方面面,对他国都极具吸引力。】
【在当时,亚非地区和唐有使臣往来,并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有七十多个,留在长安的外国人,也就是当时所说的胡人,有四五千家,他们在这里做生意、进国子监读书等,像唐人一样过着安定的生活。而这一切出现的缘由,便是因为唐政府官方鼓励这样的友好往来,鸿胪寺便是当时的外交部和对外商务部的结合,不仅在首都长安专门接待各国使臣,还在全国各地大城市设置商馆接待外商、设置互市监和市舶司这样相当于海关和市场监察的机构,掌管对外贸易。当时不仅长安、洛阳、兰州、敦煌这样处在丝绸之路上的大城市,成为了商贸重镇,广州、泉州、扬州等南方靠近海的城市,也成为了商业中心。据此可以看出,开元年间的唐朝,是海陆两条通路都十分畅通,都十分兴盛繁荣的。】
陆上贯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和海上沿海岸线延伸的海上丝绸指路,在世界地图上亮了起来,长安、洛阳等重镇,也在特效下闪闪发光,时不时还有胡人牵着骆驼穿越沙漠、大船在海上搏击风浪的画面闪过,令帝王们都有些大开眼界。
第106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7)
这不是天幕第一次展示世界地图, 甚至地球全貌也展示过,但大唐这样盛世之景,他国各色人都千里迢迢来到大唐做生意、出访, 万国来朝的欣欣之象, 令帝王们都心驰神往。哪个帝王不想自己治下能出现如此景象呢?
获得本朝朝野上下一致赞颂, 还不是成为帝王的极致, 这等吸引外族外邦之人,战胜千难万险来觐见来朝拜的,才是对帝王治理天下最大的褒奖吧!
嬴政热血沸腾,刚刚大唐疆域已经令他心中一片火热, 在看到这种中原之地成世界中心的事, 更是胸中激荡。没错了,这就是他一直以来, 所想要的天下归心大秦的愿景,这是他穷极一生都想要达到的目的, 是他为大秦规划的未来蓝图!
修驰道,便是想让各处的人们, 像这大唐的人一样,往来无羁绊;统一文字, 便是想让他们无论谈论经纶歌赋, 还是作商往来, 甚至是男女私侣喁喁细语,都能毫无阻滞;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便是想让天下之物流通更快更方便……所以, 他的设想没有错,他的追求没有错!这一切, 都是可以实现的,都是未来存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