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虽是宋手中的一大杀器,可是因着威力巨大却危险性也极大,所以众人对这火器又爱又恨,曾经有人觉得不值得,上书赵匡胤,希望他不要继续这等鸡肋研究,但赵匡胤一直深信热武器才是未来,所以直接驳回了。
如今有了安全许多的火药弹丸,那些反对的人也该闭嘴了。
赵匡胤看完以后,知道这黑黢黢的大球,确实如工匠们所说那样,能防水,且能被压被撞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立马给各工匠赏赐,不仅有金银,还有田宅与户籍等等,相对于钱财,这年头身份更加难得。
火器行顿时比过年还开心。
在赵匡胤的鼎力支持下,无数的金银进了火器行,又化作了一颗颗黢黑的火炮弹丸,工匠们开动脑筋,将这技术又用到了火*枪上,火*枪顿时也安全了不少。
有大臣进言道:“值此北伐之时,我宋能取得如此成就,属实是国运昌盛了。”
赵匡胤一想,觉得也是,若不是国运好,怎么会需要什么时就有什么?
宋军一路高歌猛进,金人虽努力抵抗,却也节节败退。在这样的关头,金人果然派了使团去西夏求联手。
只是在两国和谈期间,宋军破了一城又一城的消息传来,导致西夏这边也十分犹豫。
另外,韩世忠也接了军令,率军驻守在夏边境三十里处,显然就是防备着夏突然为了金出兵的。
韩世忠的名气虽比不得岳飞那样名动天下,可他的战绩也是很惊人的,夏人对着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宋军的战线越往北推,夏也越慌,派了使臣前来开封,面上是进贡和商讨互贸之事,实际上是试探赵匡胤的态度。
赵匡胤也确实没打算两线作战,于是和夏人商议起了贸易之事。
金看到夏竟然找宋贸易,便知道连夏抗宋已经是不可能了,气愤之下也毫无办法。
宋军越往北打,阻力就越大,这时的京师还被叫做中都。
赵匡胤听说,金人似乎有意将都城迁到中都,也就是京师,这里本是辽人的都城,金人打败了辽人,中都便落入了金人手中了,为了更好地统治南方的疆土,金人想迁都。
因此,中都在金国,也算得上是一个十分繁华富庶的城市。
现如今宋军气势汹汹北上,本在中都的富户和官员都已经携家带口、卷携金银逃跑了,而剩下的,大多是金军在此防守。
赵匡胤看中都的位置,也知道为何此处那么特殊了。
幽云十六州一地,北部势力在此经营两百年,不像南边城镇那么容易攻打,再加上金军主力顽抗,这仗属实花费了些时间。
待得岳飞率兵凯旋时,又过去了一两年的时间了。
拿下幽云十六州后,北伐主力便在那一带主要防守,岳飞回开封时,也只带回了少部分的将士。
赵匡胤见岳飞鬓间已染霜雪之色,心中酸涩:“岳将军此次,殚精竭虑辛苦了!”
岳飞看上去沧桑了许多,作为主将,这一两年来不仅风餐露宿,还要费劲心思行军布阵,要操心的事儿极多,所以整个人都被压榨了不少精力。
不到两年就拿下幽云十六州,这可是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岳飞费的力气可以想象,也难怪人显得老了一些。
岳飞忙道:“此次能不负君王与同袍,已万分庆幸。相对于流血牺牲的将士们,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
岳飞谦逊,赵匡胤却不会亏待他,封赏十分丰厚,自然也没忘了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此次带回的部分将士,修整几个月后,要北上换防。岳云和杨沂中我留在了各关隘处,行驶调兵统兵之责,若是金人或蒙古人有异动,他们随时能挺身防卫。”岳飞解释道,“北部布防安排,臣会写个折子详细明说。”
赵匡胤满意地点头:“好!很好!岳将军的扫尾工作也十分出色,这让我也能放心许多了。岳将军的意思是,还要北上吧?”
岳飞深深行礼:“是,请官家成全。”
赵匡胤想了想,道:“当然可以,到时候,你把琮儿和玖儿也带去,让他们去各关隘历练历练。”
“是,官家!”
看完岳飞写的北部布防情况,赵匡胤十分满意,岳飞果然一心为国,都没什么私心,甚至提到他自己再次北上时,要求让岳云回乡探亲。这显然也是想安赵匡胤的心。
知道如今皇帝是赵匡胤后,岳飞通过史书也知道这位开国太*祖的疑心有多重,虽然不知他为何那样信任自己,但作为臣子,依旧紧守本分,不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