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中搜索了一番,都没想出来,于是朱元璋问了问一旁的朱祁钰,此时的朱祁钰在内阁忙活,与首辅担任一样的职责,这是让他能以最快的速度熟悉皇帝经手的事务的方法,也能让他与大臣们尽快熟悉起来,了解他们的脾性。
朱祁钰问了几个军备的问题,朱元璋都摇头不是,这些事他记在心里呢。
“那……可是也先的事?”朱祁钰的把握也不大。
本以为太*祖爷爷抓了也先来,是想要做什么,没想到赏完了将士们,他只是随意地打发也先、脱脱不花等人去干苦力活,跟个牛马似的拉车,还每天吃不饱,如今已深秋,天气寒冷了,也先等瓦剌人,也早就冻得开始直哆嗦了。
朱元璋一拍桌子:“就是这个事儿!”
朱祁钰有些无语,没想到也先这么大个身份的人,祖爷爷也能将他忘了。或许是真没把人家放眼里吧。
“如今天气寒冷了,再这样下去,他们不被冻死,也会去半条命,您的意思是……”
下面的人也摸不准皇帝的心思,不敢对也先等俘虏太好,又怕他们不小心没了命,搞得事情很难做。
朱元璋道:“待下了第一场雪,就把他们放回去吧!”
“啊?”朱祁钰也愣住了。
朱元璋笑了笑,问:“你最近可看了郭登等守将递回来的折子?”
朱祁钰回忆了一下,点头:“如今草原群龙无首,有些乱了。”
蒙古各势力都有自己的实力,都想当草原老大,而每个首领心中都有个光复蒙元的梦想,所以他们在草原上拼命卷,谁也不服谁,导致草原上势力各种分裂。
“如今他们的状态胶着了,把也先他们放回去,草原就又要起风波啦!”朱元璋笑呵呵地说,好像在点评一出戏很好看。
朱祁钰有些担忧道:“可也先回去了,不会是放虎归山么?”
朱元璋摆摆手:“蒙古人没咱们这么讲究正统和礼法,更看重实力。也先虽然之前统一了草原,成了太师,可是他打了败仗,还在咱们这儿做牛做马那么久,其他蒙古人哪里还会服他?而也先当惯了发号施令的人,怎甘心被新兴的势力驱使?”
所以也先不可能像天幕说的朱祁镇那样,儿戏般的政变,能让他又重新上位,这是朱元璋觉得十分遗憾的地方。
不过也先脱脱不花放回去,肯定要搞事的,到时候大明北境也就要安宁多了。
“这样,争取到了时间,篱笆扎得更稳了,狼就没那么容易进来了。”朱元璋做了结语。
朱祁钰点头,发自内心地佩服道:“祖爷爷真是顶级聪明,先前是孙儿浅薄了,还觉得应当杀了也先,能祭奠大明将士英灵,安抚无辜惨死百姓的亡魂。”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整个人十分放松,说出来的话却重若千钧:“蒙古势力对中原做下的事,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哪一个部落的责任,而是他们所有人的责任。就像种田般,你不能因为邻家的田地更肥沃,收获的粮食更多,就抢人家的田来种。祁钰啊,不仅是蒙古势力如此,天幕说的倭奴国,也是如此。将来他们对中华大地下手,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责任,而是全国都有责任!任何一个敢觊觎我们国土的东西,都应该狠狠还击!”
朱祁钰立马站起来作揖:“谨记祖爷爷的教训。”
朱元璋轻叹一口气,道:“如此还击,还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朱祁钰思索了一番,不太确定道:“像太宗爷爷那样做?”
朱棣采用的是拉一派打一派的办法,谁弱就帮谁。
朱元璋露出欣慰的神情:“不错,跟在我身边两三个月,便有如此进步,真是不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生不出觊觎的心思来。除了我们大明要强大,同时也要让他们内部乱着,自己和自己争!”
内耗,就是消减实力最好的办法。
朱祁钰表示受教。
朱元璋想起朱棣,他以前还不知道,这个儿子还有如此大才,是他疏忽了。
放走也先的事,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都有不少人不满,但因现在的皇帝是太*祖的英灵,倒是没让人闹起来。
朱元璋也没管这个事儿,除了忙着改革的各项事宜,还有一些日常的事,比如趁如今冬闲时,要征徭役修建水利,朱元璋命工部推举人才来负责此事。
朱祁钰却主动提起了徐珵:“此人懂星象,懂地理,却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