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见喜宁这个态度,就知道他是想过河拆桥了,心中悲愤不已,他忙改变策略道:“太师大人,小的家人都死在了大明狗皇帝手里,请求你让我上战场,给我家人报仇!”
也先顿时有了兴趣:“哦?你还能上阵杀敌?”
王林厚着脸皮道:“小的是锦衣卫,有一些身手……”
也先哈哈大笑:“你这样的身板,也能成为锦衣卫佥事,你们大明真的没人了,果然是天要助我瓦剌!”
虽然也先狠狠地嘲笑了王林一通,但是还是准许了他进入瓦剌军中,当一个小兵,当然是炮灰的那种。
王林松了一口气,至少小命是保住了。
至于帮家人报仇的话,也有五分真。他不曾想到,皇帝曾经那样宠幸自己的叔叔,最后却让他那样惨死,这个仇,王林也是真的想要报。
因为喜宁带来的天幕所说之事,令也先内心十分火热,想要尽快入关攻城略地,并直取京师。于是瓦剌军在修整了两日后,立马又来攻打大同城。
听到外面的战鼓声,如此急促,说明军情十分紧急。
朱元璋穿上自己的铠甲,走出门来,问郭登:“先前,瓦剌人也是这般,隔两日就来犯?”
郭登有些苦兮兮地说:“何止,有时候隔三五日,有时候半天一天的就来一次,搞得人心惶惶的。我们也不直到瓦剌人什么时候就会来,所以城门也不敢开。这次过了两天才来,可能是因为上次是他们死伤最多的一次,真需要一些时间缓缓。”
瓦剌人是蒙古人一支,就和传说中的成吉思汗带的兵一样,机动性极强,甚至传言他们不仅吃喝都在马背上,连睡觉都能在马背上。
朱元璋略一点头道:“知道了,传令下去,就按之前商议好的方式迎战。”
“是,陛下!”
也先也没想到,带兵出城迎战的,竟然是大明皇帝,喜宁跟在也先身边,一看到皇帝的身影,立马就叫破了他的身份。。
也先笑道:“这大明皇帝,果然如你说的一样,是个好大喜功的人!”
要不是好大喜功,哪里敢这样以身犯险?也先当下就对喜宁更信了几分。
同时,朱元璋身边也有人认出了喜宁:“陛下!那阉贼还真投靠了瓦剌人了!”
说话的人咬牙切齿,对这种叛徒憎恶到了极点。
朱元璋倒是不意外,天幕所说的土木堡之变后,这喜宁也叛变到了瓦剌人那边,这一次他只是略早一些而已。
“传令下去,若有机会,直接斩杀此贼!”朱元璋道。
“是!陛下!”
很快双方战成一团,眼看明军支撑不了,忙叩城门,想撤回城里,但大明军也瓦剌军已经混成了一团,若是开门,瓦剌军肯定也能趁机钻进城内作乱,恐怕还能与也先里应外合,将大同攻破。
不待郭登拒绝,朱元璋直接一挥手:“跟朕撤!赶紧撤!”
君令飞速地传了下去,大明军立马跟着皇帝撤退。
也先见大明军跑得快,沾满鲜血的脸,笑起来犹如恶鬼一般:“大明皇帝果然胆小的很!给我追!”
此时他未曾注意到,大明军虽说是在撤退,可撤退却显得井然有序,并非仓惶逃跑,明显是计划好的。
可惜也先被此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一想到天幕预言的,他能长驱直入关中,并直取京师,就兴奋得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似的,对着朱元璋率领的两万多人马紧追不舍。
“也先还缀在身后吗?”稍作歇息的时候,朱元璋手下人。
“根据斥候来报,也先的三万人马,一直跟在咱们身后五里左右。”
五里也差不多是半个时辰的脚程,这距离倒是不远不近,十分灵活。
朱元璋表示知道了。
“陛下,您看咱们要不要设伏,将也先这一路直接消灭了?”跟在身边的将领问。
吴克忠和吴克勤兄弟此时并未跟在他身边,二人也率另外两万人跟在也先身后,但跟的没那么近,不想被也先发现。
不过也先的斥候夜不收之类的,估计主要用来侦查朱元璋领的这一路兵马,并没有十分注意到,他们自己身后也跟了个尾巴。
朱元璋略做沉思后,道:“若是咱们不做任何还击,只顾着往前冲,倒显得假了。这样罢,在鹞子领等地势险要处,设几个陷阱,但人不需多,一千到两千人马即可。无需与瓦剌人正面拼杀,尽可能弄死瓦剌人后就离开。”
手下人有些不解:“陛下,为何不直接将也先这一路人马,直接缴杀了了事?一路吊着他们行军,也十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