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大多是在夸奖文章内容如何如何优秀,或者说文章哪里哪里不足,没一个说要成为作家的,便是一些来自学生的信,内容也和成为作家无关,他们的信里大多是年轻的戏谑:
【希望芥川先生的文章更通俗易懂一些,我的国文老师总说我对文章的理解过于浅显了】【芥川先生的文笔简直惊为天人,可以分享一些写作技巧吗?】【怎样才能让我的文章像芥川老师一样深刻又凝练呢?】
……诸如此类。
所以“特辣咖喱饭”的信就这么入了奈奈的眼。
奈奈不知道三次元的现实中是什么情况,但她坚信,一定有人是因为芥川先生走上创作道路的,所以这位书粉的言论狠狠戳中了奈奈的心思。
她也是欣喜这个世界能有人因为芥川先生的书而开始写作的。
但她有点纠结,自己是该以芥川先生的名义回复他还是以自己真实的身份回复,毕竟,这里并没有一位芥川先生。
斟酌许久,奈奈还是以芥川先生的名义回复了那位粉丝——谁让人家就是冲着芥川先生来的呢?
彼时奈奈的字已经勉强能入眼了,只是她并不打算用手写的信回复,不然丢的是芥川先生的面子。
于是奈奈在电脑前坐了整整三个小时,才终于敲出一篇回信。
【特辣咖喱饭君:
日安。
您的昵称非常有趣,相信您一定对咖喱饭有着深刻的喜爱。
感谢您对我文章的支持,但有一点我不得不说,写作这件事并没有什么配不配的说法,只要您想写,只要您有纸笔,那所见所思皆可成为你笔下故事的一部分。
若您热爱创作,就请立刻开始动笔吧,因为所有的等待都会使得脑中没能来得及记录下来的灵感成为遗憾。
期待有朝一日能在报纸上读到您的文章。
也很期待迎您以后能和我交流您的创作灵感,信可以寄到横滨市xx街道xx住宅区xxx号的五条宅,我的一位朋友会负责收取信件并转交给我。
望创作顺利。
一名写作人士敬上。】
是的,这就是奈奈三个小时憋出来的回复。
打印出来后奈奈还又跑了趟便利店,买了一沓信封——她已然打算和这位咖喱饭君建立长期的书信沟通了。
而咖喱饭君也没让她失望,他收到信后又很快回复并寄了过来。
一来二去,奈奈就和这位咖喱饭君熟悉了,并且成功处成了笔友。
只是双方都很有分寸,从未问及彼此的真实姓名。
不过,要奈奈来说,咖喱饭君是一位很听人劝的人,她以芥川先生的名义在信里劝了几次“任何人都可以写作”之后,咖喱饭君真的开始写作了,而奈奈有幸成为了第一位读者。
——虽然是假借芥川先生的名义。
奈奈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心虚,所以她将咖喱饭君的信全部收好后又全都誊抄了一份,包括他寄过来的一些文章稿件,然后……
她把这些东西全部“烧”给了三次元的芥川先生。
……
不知道管不管用,但奈奈确实就是想图一个心安。
奈奈不得不说,这位咖喱饭君是一个很适合写小说的人,他的文章简洁朴实,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也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有想法、有态度的创作者。
所以奈奈在征得了对方同意后帮他投稿了。
笔名就是“特辣咖喱饭”。
听起来有些草率的名字,文章却是实实在在的受欢迎,只是听中也转述的编辑的话,这位咖喱饭君似乎拖稿相当严重。
***
而 “世界第一名侦探”这位笔友,是经由之前有过两面之缘的大叔介绍的。不过说是笔友,其实应该用“网友”形容才更贴切。
奈奈记得当时也是在鹤见川第三次遇到的那位大叔。
大叔正坐在长椅上,他的旁边是一只胖乎乎的三花猫。
奈奈甚至还记得自己当时看到那位大叔后的心理活动,一句话:
[原来大叔还是那么喜欢猫啊!]
之后嘛……
之后奈奈觉得能和大叔遇到三次已经不是一般的有缘了,而且大叔之前还帮过她,所以她终于还是在进行了一番心理建设后选择上前跟大叔交谈,并“愉快”地交换了联系方式。
为什么愉快要加引号?
因为交换联系方式时奈奈并不愉快,甚至是非自愿的。
那位大叔可能是两次都发现她是一个人出门不太放心,以“小孩子独自出门不安全”为由,与她交换了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