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如此说道,就是在劝自己父王要懂得审时度势,否则必然大祸临头。
汝阳王见自己的阿布和女儿都这么说,还有他于军事上极有天赋的儿子也因为自己受帝王猜忌而一事无成,一瞬间便是苍老了十余岁。
“敏敏,再让阿布想想,再让我好好想想……”
·
在汝阳王的心理防线已经摇摇欲坠时,桃夭却是在充分利用自己对历史的熟悉,把常遇春和徐达等名将给逐一安排到红巾军里面去,煞费苦心在给蒙元朝廷当掘墓人。
而武当作为不会被战火波及的人间乐土,就是这些将士家人的居所,因此她从来就不需要担心红巾军会出卖武当。
更别说元朝大厦将倾,哪个蠢货会选择这时候泣武当而选蒙元?
桃夭是在十五岁时和张无忌订亲,十七岁完婚,一次订亲礼和一次成亲礼,都不是走铺张浪费的奢侈排场,而是做到真正与百姓同乐,就是直接摆上酒席让所有人都能过来吃。
一个优秀的君王,必然是要有家庭有子嗣,这样跟着君王打天下的人才能放心。
桃夭选择早点成家,也是有这点原因在里面,而在婚礼过后,夫妻二人再独处个三两日甜蜜期,二十岁的张无忌就得走马上任去当明教新任教主了。
因为时间有限,选择的地点也很少,不过现在的武当已经不是当年人烟稀少的武当,而是繁华程度不亚于曾经的洛阳长安。
赫赫有名的武当城,直接取代了长安和洛阳,成为无数人心之向往的人间乐土。
武当城的夜晚都是灯火通明,人流涌动的。
尤其是为了庆祝城主大婚,绚烂的烟火也是连绵不绝。
桃夭戴着面具和张无忌无拘无束的行走在夜市中,时不时还品尝一下各种美食。
待行到了专门唱戏曲和说书的地方,两人又兴致盎然的进去听了一会儿。
只见那浓妆艳抹满头珠翠衣着绚丽的女子水袖一甩,便听见吐字清晰声调优美的戏文唱道:“宋郎啊!你已离家十余载,芳草连天燕归来,你可曾魂牵繁华故国?你可曾梦萦大好河山?你可曾思念亲朋好友?你可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郎啊!国破家亡切腹剖心之痛你可还记得?那满园桃花开,是因你而开,我只叹桃花依旧笑春风,不见故人影!”
“宋郎啊!我翻阅史书,为苏武节气惊叹,为嵇侍中血痛哭,为张睢阳悲伤!可如今世道纷争,人命贱如草芥,谁还记得安史乱靖康耻?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可不知亡国恨的又何止商女?但我却只知,没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便是为了家中亲人,生死挚友,保家卫国就是我等毕生之职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唯有轻于鸿毛与重于泰山之分……”
慷锵有力又气概悲愤的戏曲唱词飘在台下所有人身上,然后又留在所有人的心里。
“桃夭妹妹,你写的戏文可真是一绝!”
桃夭拉着跟她戴同款面具的张无忌出了喝彩连连的人群外,便听到她的新婚丈夫如此赞言道。
中华文化上下几千年,文化蕴含举世无双。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文化巅峰。
桃夭选择用话本和戏文来传播历史,就是为了能让所有在神州大地之上生活着的每一个人,都能拥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必然就是由内而外的。
而这种自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国之心。
第78章 【帝无忌】1.10
烟火纷纷,乱落如雨,鱼龙灯舞,凤箫声起。
恰如东风夜放花千树,盛世之景便是如此。
今日恰逢七巧佳节,七巧七巧,是为女儿家乞巧。
花灯十里,良夜美景,路上行人都穿着自己最好的衣裳,戴着家中最为亮眼的饰物,和着亲朋好友一同游街玩乐。有的在听说书人讲武圣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有的驻足在戏台下听一出《今夕何年宋郎归》,而有的则是和心上人在执手私语。
孩童和女儿家更多是看长街上戏伶扮作魁星织女的神相,并于彩楼上穿针引线,浮针验巧,月下传授各种织绣之技艺,让世间女郎都能靠着自己的双手吃饱穿暖。
同时街边小摊叫卖声不绝。
桃夭笑语盈盈地拉着自己新婚夫君随人群中走过,身上淡淡的香气飘洒,便是都戴着面具,却也能从衣着打扮饰物上看出这是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夫妻。
于是有卖巧果的小贩就开始热情喊道:“卖巧果咯!卖巧果咯!这位气宇轩昂的郎君,今夜是为七巧节,你怎么能不给你的妻子买点巧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