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余光不自觉落到了颉利身上,动作别扭身子僵硬,倒是引人发笑,杜怀信也就顺着自己的心意勾了勾唇。
等再度落座时他移开目光,瞧见了上首喜上眉梢的李渊。
也是,先前被突厥压得都快要迁都了,如今瞧见颉利跟着狗似的坐在下方老实得不行,又怎么不会兴奋喜悦呢?
可杜怀信却又觉得此时的李渊除却喜悦,那丝复杂情绪却也是明显得很,李渊看看李世民又看看写颉利,他抿着唇忽而起身大笑道:“突厥已平,实乃天下共乐。”
可下一句话却又带了些喟叹,李渊盯着依旧同臣子笑着开心的李世民,居然说不上来这一刻他究竟是个怎样的心情?
嫉恨?害怕?
还是欣慰?骄傲?
似乎都有,李渊笑了笑:“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但那又如何?
在史册上他们父子二人总是绑在一起的,相互纠缠不死不休。
他是大唐的开国帝王,也或许大唐最为出色耀眼的帝王之父,他或许会被李世民的光辉所掩盖,也或许会被后世之人讥讽无能平庸,但是……
自从六月四日以来,李渊从来没有如今日这般高兴过,他朗声大笑。
他们总是一起的。
父子父子,再过千年,他们的名字也还是会一同出现在史册上,谁也别想摆脱谁!
李世民表情不变笑着向李渊道谢,就好像他们从无龃龉。
长孙嘉卉跟着李世民的动作微微躬身。
有了李渊的打头,四夷君主纷纷对视一眼而后接连出席半跪在正中央,突利哼笑一声慢慢悠悠起身:“我的好叔父,请吧。”
颉利深吸口气脚步沉重跟在了这些君主后面。
“陛下天纵奇才,扫清漠北,平定内外,这般功绩实在叫臣等钦佩。”
颉利跟着一道,双手攥紧。
“陛下不应该只是大唐的天子,臣等心甘情愿俯首称臣,唯愿陛下庇佑臣等。”
“故臣等奏请陛下称天可汗,还望陛下应允。”
李世民眉眼微弯:“我既为大唐天子,又要做天可汗吗?”
突利笑了笑率先口呼万岁,一石掀起千层浪,颉利怔怔地盯着那个居高临下的男人,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垂在身侧攥紧的双手莫名松了松,他低声喃喃:“万……岁。”
天可汗……天可汗,他认输了。
李渊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开口:“今日高兴,便由我来替诸位奏一曲琵琶如何?”
李渊甩了甩手兴致勃勃看了眼身旁的内侍。
李世民挑眉:“上皇琵琶,那我就为诸位献舞一曲,如何?”
“早就想瞧一瞧陛下的风采了!”
杜怀信觉得真是好生奇怪,分明只是喝了那么一杯酒,可他却觉得自己好似醉了一般,平日的稳重成熟通通被他抛之脑后,要不然他怎会这般喜形于色,大胆地起身开口打趣李世民?
李世民哈哈大笑:“想瞧见朕的风姿嘴上说说可不行。”
话落李世民举起桌前的酒杯左右环视一圈:“今日,我与诸位不醉不归!”
“只有今日吗,往后臣还有机会再来这凌烟阁一睹陛下风采吗?”
杜怀信毫不犹豫举杯直视李世民。
这段日子李世民私底下同他透露过自己想要在凌烟阁为功臣画面提诗一事,如今他这话是玩笑可背后之意李世民却也听明白了。
他真的是醉得糊涂了,杜怀信眉眼含笑。
十多年的穿越生涯,他追随李世民讨平天下立有大功,贞观时期他也矜矜业业从不抱怨。
怎么说他的功劳也已经足够了吧?
这个凌烟阁想来他应也是能进的吧?若是不许他就在李世民面前哭一哭,反正李世民总是吃这一套的。
青史留名,这般的诱惑纵使是他也难以抵挡,多么奇妙啊,史书之上又会如何说他呢?他还是真是好奇。
李世民勾唇:“子诺于公有功于国,于私乃我之友人,这凌烟阁自然是随时欢迎。”
杜怀信看向站在上首的男子,岁月待他不薄,他依然年轻又富有朝气,举起酒杯遥敬大家时,眉梢眼角具是春风得意。
东/突/厥已降,属于天可汗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能参与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之所幸。
杜怀信浅笑垂眸,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正文完】
第154章 【脑洞】一个普通大唐人的自白
我的仰慕终于那个烈日炎炎的午后。
那一日, 大唐永远失去了他的君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