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乱了几百年的天下难不成是靠着仁义道德一统的?”
“大乱之后唯有用重典才能治理好国家,连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杨坚的例子不就摆在眼前吗,偏偏要去搞什么王道,也不看看那群刁民买不买帐!”
裴寂听着,他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听着李渊好似头头是道的话语,但是此刻的他满心满眼都是今日李世民去探望刘文静的事情。
听不全李渊的话,也不知为何他居然下意识脱口而出:“可是当初在泾州和豳州驻守的是李艺和张瑾……”
裴寂话说到了一半猛然清醒过来,他当即住了嘴,战战兢兢地偷偷瞧了一眼李渊。
果不其然,李渊直接将筷子扣到了桌面上:“怎么,你胆子大了,是想说突厥能打到渭水全是我的错了?”
“裴寂,你的身上可完完全全打着我这个太上皇一党的标签,在他手下你以为你能过上什么好日子吗?”
裴寂咽了口口水:“臣从未想过背叛陛下。”
李渊只是冷眼瞧着裴寂,他话题一转:“倒是他运气好,没想到随便忽悠了几句那颉利就退兵了,也是,这颉利从来没能在他身上讨到过便宜。”
说着李渊皱了皱眉:“我那张尹二妃呢?怎么好几日不见了?”
万万没想到李渊话题跳转如此之快,裴寂愣了愣这才道:“她们二人的母家……”
“因着各种缘故,陛下已经下旨削去了官职,家中家财也有大半收归宫中,听说这笔钱财是要用到回归中原的百姓上头。”
“丢了官职又丢了钱,张尹二妃如今是伤心不已,有好些日子没有踏出宫殿一步了。”
李渊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一个两个都是不争气的。”
“他一上位就是那么多的动作,也真是不怕得罪人,裴寂,这些日子你看着办。”
裴寂垂首,这是要叫他在前朝找找李世民的麻烦了,但最后他也只是点了点头。
长安城外。
杜怀信瞧着眼前的人群,身材瘦削衣着褴褛,但是同他们外表的狼狈不同,他们一个两个面上都是带着明显的笑容和兴奋的。
杜怀信颇为感慨地对着身旁的长孙无忌道:“这是二郎从突厥要来的中原百姓吧,没想到他们居然走得这么快。”
长孙无忌拽了拽缰绳放慢了速度左右瞧了瞧:“能回家自然是好的。”
李道玄叹了口气:“可是有好些人虽然回来了,却是再也没有了家的。”
李靖接口:“所以陛下才叫他们回了长安。”
李道玄打起精神:“是我想岔了,堂兄在城中已经安排了一些救济堂,领了绢帛愿意留在长安的就留在长安,想要归乡的也不拦着。”
李靖点点头:“陛下当前能做的也只有那么多了,想要彻底让他们安居乐业还是要看我们的。”
闻言杜怀信起了兴趣:“不知李公觉得这突厥几年可亡?”
李靖笑了笑:“不出五年。”
长孙无忌在一旁听得啧啧称奇,他刚想开口说什么,打眼就瞧见了前方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一顿当即打马上前:“温彦博!”
杜怀信一愣,李道玄眼眸一亮,他看向李靖兴奋道:“我听说这温彦博不是该明日回来吗,怎么今日就归了。”
李靖同样是拍了拍马:“既然温彦博回来了……”
说着李靖眯了眯眸子,一个在突厥待了将近一年的人,尤其是因着他的身份,突厥虽然对他算不上好,但想来他在突厥应该还算自由。
既然如此,那么他所知道的关于突厥的内幕绝对可以说是外人很难知晓的了。
地形小道也好,亲近大唐的突厥贵族也罢,突厥内部情形如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情报。
他方才说不出五年,只怕这温彦博归朝这个五年就可以改为三年了。
他不知道当日渭水李世民究竟同颉利可汗是怎么谈的,只是放回温彦博这一步棋,颉利实在是下得太错了。
“走吧,既然瞧见了便打个招呼吧,都是要入宫见陛下的,刚巧顺路。”
李道玄不疑有他,这段时日以来李靖几乎是成了他的夫子,他听着李靖的话自然便是跟着他一同追着长孙无忌的脚步上前了。
杜怀信也打算上前,可就在这一刻,他目光一瞥,瞧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他还牵着一个同样狼狈非常的小姑娘。
或许是少年走的步子太急了些,小姑娘明显跟不上踉跄了几步,眼瞅着就要摔倒,少年发现后慌张转身就要给小姑娘做人肉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