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说着甚至握住了刘德威的手臂,直直凝视着他,摆出了一副全然懊悔的模样:“卿以老弱守城,我率强兵出战,卿看可行否?”
刘德威内心震动,下意识想要后退半步,可胳膊却被李元吉死死拽住,无奈之下他颤着嗓音道:“大王真是这般想的,若有危险可如何是好?”
其实刘德威担心的不是危险,而是李元吉的反应太过古怪,让他莫名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李元吉心中冷笑,面上还是羞愧非常:“无碍的,我只是率兵列阵振奋民心,若有意外我也会早早入城,让司马忧心,是我的过错。”
刘德威无奈点头,李元吉都如此说了,兼之他平日里暴戾的行事作风,做为臣子又哪里敢拒绝。
只是刘德威不好的预感成了真。
李元吉哪里是真的忧心刘武周,他趁着夜色大军出城的空挡,带着一众妻妾行小路逃回长安。
待天蒙蒙亮时,刘德威才发觉李元吉不见了,大军面面相觑,众目睽睽之下想要瞒都瞒不住。
刘德威明白过来自己是被骗了,同为皇子,一个弃城而逃,一个大败薛仁杲,齐王与秦王之间怎么会差得这么大!
郁结之下,刘德威勉励支撑起一城事务,若是他还能活着,日后一定要想法子摆脱齐王。
一时之间,齐王独自抛城而逃的消息传遍晋阳上下。
薛深是最早收到消息的一批人之一,他做为晋阳当地豪绅之首,此时身边聚拢了一批人,吵吵嚷嚷。
因着裴寂的惨败,先前便不满李渊杀了刘文静的,活得久一些的,家族长一些的,哪个没见过皇帝轮流做的场面?
对于李渊这个天子就没有了太大的恭敬,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咒骂起了李渊。
还有不满李元吉混账行径的,一开口便是早就忍受不了云云,果然同李渊是为亲父子,这膏粱纨袴的模样怕不是一脉相承。
薛深只觉耳边嗡嗡作响,被吵得头疼,他大呵道:“都住口。”
环顾四周,薛深念着裴寂先前的大败,想着李渊斩杀刘文静又想派裴寂让他们都闭嘴的事情,心中冷笑。
既然李渊这个大唐皇帝都不要他们了,他们又何苦死乞白赖地扒上去?
在哪个皇帝手下做活不是做活,更何况前有唐军节节败退,后有齐王独自出逃,唐廷的实力看起来也不如何。
念及此,薛深下定决心:“事到如今,为这么个不仁不义的朝廷效忠早已不值得。”
“我们何不开城门,献晋阳,迎武周?”
“好让那皇帝老儿知道,我们不是非他不可!”
现场陷入了一瞬的寂静,但下一秒便爆发出了叫好的欢呼。
当日,薛深开城门。
李唐的龙兴之地晋阳,沦陷。
第42章 请命
如果说裴寂的惨败已然令李渊不满, 打了他这个皇帝的脸面。
那么李元吉弃城逃跑的消息,可以说是打了整个皇室的脸面。
盛怒之下李渊一时失了理智,只想着赶紧把这个难听的名声给甩出去, 若不然天下人该如何看待他们李家。
李元吉不能有错, 辅佐他的自家女婿窦诞也不有错。
如此算来, 错的自然只能是与皇室无关又同样是李元吉身边人的, 当初一道与李元吉镇守太原的右卫将军宇文歆。
所幸宇文歆先前便上表描述过李元吉的种种恶行,言称自己苦谏不得,又有李纲在旁帮着说话,李渊总算是冷静下来。
若是裴寂立了功, 此时他又何苦那么憋屈, 连想杀个人都要顾忌许多,李渊郁结, 最终还是赦免了宇文歆的死罪。
朝廷上不如意,战场上亦是如此。
当初屯兵晋州防备刘武周的正是刘弘基, 先前目送裴寂出征,可谁能想到不过短短一月, 裴寂就狼狈跑回。
简直和白日见鬼了一般,这么几万唐军便是一个一个杀都要杀上好几日, 怎么就只剩下了个裴寂?
这对于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刘武周携新胜之威, 派遣宋金刚轻而易举便打下晋州。
宋金刚势如破竹,一路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 大有重走一遍当年李家入关的路线。
战场的失利终归还是动摇了李唐的威信,便是北/突/厥都派使来指手画脚。
当初西/突/厥可汗曷娑那可汗因着内斗失利, 一路逃亡,还是靠上了隋炀帝娶了公主才勉强苟活。
谁知不过短短数年,隋朝灭亡,天下大乱,曷娑那可汗失了最大的依仗,听闻唐代隋后便逃往长安,求了李渊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