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出汗,是人的生理现象,而汗证从中医方面讲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排除外界环境对自身的影响,白天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的症状为自汗;晚间睡觉时出汗、醒后汗止称为盗汗。
一般来讲,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病重的人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时间久了可以伤阴,盗汗久了可以伤阳。
而这个大哥已经出现了阴阳两虚之证。
造成他现在这个处境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他所谓的‘生过一场病’。
韩子瞻问:“是不是曾久咳不止?”
“是。”
“是不是稍微一活动就大汗不止,还特别容易风寒?是不是觉得体倦乏力?”
“是。”
这个大哥不止阴阳两虚,他还肺气不足。肺主皮毛,所以才会肌表疏松,表虚不固,从而导致自汗。
韩子瞻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先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倒是一个好方子。固表止汗是没问题,但补益气血还差点事。
他收回手,思索了一下,决定在此药方的基础上增加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
开好方子后,韩子瞻让周正去抓药。他则是跟这个大哥说着注意事项。
“要注意休息,衣服湿了及时换,注意风寒……我给你开了一个疗程,吃过后可以再来找我复诊。”
大哥低了低头,怯怯道:“我……我坐牛车来这里需要一天,还要十文的钱……我的农活还没干完……”
这人低下头,韩子瞻看不到他的神情,只能看到他额间包裹的粗布汗巾。
韩子瞻张了张嘴,改口道:“没关系,那我多给开两个疗程的。你一块带回去。反正,这病也只是个小病而已。不复诊也没事。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好了,就可以停药,莫要多吃。”
那大哥抬起头,浑浊的眼球里泛着些许水光。他忍不住使劲攥起韩子瞻的手,感谢道:“谢谢大夫……谢谢大夫……”
韩子瞻被他攥的有些痛,不过也没抽出手,只是笑着道:“应该的,我是个大夫嘛。”
接着,扭头道:“正儿,再多开两个疗程。”
“好。”
这个大哥拿上药,看着这一堆药,心里有愧,非要把自己口袋里包了一层又一层的铜板递给韩子瞻。
韩子瞻失笑,连忙推拒,“真的不用,我真是免费的。不收钱的。”
可是这大哥力气太大,韩子瞻推拒不过。
无法,他只得叫住在门口观望的人。
“门口那个大叔,你来跟这个大哥说说,我是不是看病不要钱啊。”
那个大叔是这个镇子上的人,自然了解了韩子瞻的所作所为,他进门,道:“是,韩大夫医术高明,而且心地善良,贫苦人家没钱看病可以不用给钱的。县衙里有钱补给韩大夫的……”
大哥听着大叔一通解释,才感激的收回钱,“好人啊,大夫好,知县大人也好……都是好人啊……”
韩子瞻看着大哥一步三回头的走了。才输出一口气。
大叔看他这样,笑了笑,“韩大夫,心地善良、年轻有为啊。”
韩子瞻无奈,“大叔,你就别调侃我了,连个病人都没有。哪有为了?”
大叔摇摇头,笑着走了。
韩子瞻突然想起以前学医时,总有同学戏称中医在临床上有四个阶段。
大家还泡在第二层出不来头时,韩子瞻早已站到了第三层。
第一种,死法死用的开方医生,只会背背医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辩证丝毫不懂,被称为是门外汉。
第二种,死法活用的懂得辨证的医生。能够根据经方灵活配伍、增减。
作者有话说:
嗷嗷,我写文写的好纠结啊。
写日常怕你们嫌我平淡,太水。写看病,又怕你们觉得无聊枯燥,这个度好难把握啊。
我自己闷头写,也看不出个啥。
大宝贝们啊~~~你们觉得哪里不行一定要告诉我啊。嘤嘤嘤……
给你们磕一个~~
第40章 脚气
第三种是懂得活法死用的医圣。例如张仲景就可以用有限的药方灵活的用到各种病症上。做到了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第四种则是能够从整体出发,做到天人合一的神医。就像张无忌学习功法时的‘全忘了’,做到了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而当初韩子瞻的回答大意是第四层才是他的追求。
在那会还被同学好一顿嘲笑,这怎么可能呢?
可是,现在韩子瞻忽然间觉得,其实还有第五种。
那就是利用手里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功效的穿行于乡野的小郎中。
周正看着师父在那发呆,不由得开口:“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