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师兄,求不死!(155)

次日,吴郡江边,施勋一身轻装上路,小船轻荡,唯有二人。

清风徐来,河洛缓缓撑起船杆,随着历史的潮流随波逐去。

江边杨柳又开,春拂碎花,与柳条中倏尔飘远,缓缓沉落与那水天一线间,逐渐消失的轻舟。

孙权茫然的注视着江水远处,喃喃道:“师兄,我喜欢你。”

春风暖暖滑过,将孙权的话语吹散于历史中,这年轻的君主心中或许还在期盼着些什么,却不知,此一别已是永恒。

十二月,巴丘

笔下微顿,将最后一个字落于纸上,施勋拿过一旁玉印,缓缓印了下去。

将信纸与印玺放于案上,施勋眸中映着缓缓流转的金光,轻笑着窝进了河洛怀中。

面色已是惨白一片,微微泛着些许青灰,施勋轻咳了两声,痞笑道:“其实死呀死呀的,也就死习惯了。”

河洛双手将施勋紧揽于胸前,闷闷道:“师兄,对不起。”

施勋双眼缓慢的闭起,抽了抽鼻子,声音微不可察,低低的响在了河洛耳边,“河洛,真疼。”

许久,怀中身体逐渐没了气息,一点点,化为冰冷。

河洛小心翼翼的将施勋放于榻上,俯身轻轻吻下,温柔的蹭了蹭那冰凉的唇瓣,帐内金光逐渐泛起,片刻之后再次归于平静。

帐外风声忽起,透过掀起的缝隙吹进了几点白雪。

半晌后,帐外脚步声响起,一亲兵撩开帐帘,出声道:“都督,外面落雪了,可要告诉将士们一声……都督!”

次日清晨,一个青色布包由巴丘火速送回了吴郡,那包内无甚杂物,唯有一玉印、一书信。

江东万里哭声连绵,天下名士齐来举丧,丧服与白雪化为一片,布满了大江两岸。

周瑜灵柩运回吴郡的当日,孙权捧着布包在白雪中站了一天一夜,不让任何人动那个覆满落雪的棺椁。

直到傍晚,守在棺前的武将才将满面泪痕,昏迷过去的孙权一步步抬回府中。

人人都道东吴之主重情重义,不忘周瑜大功,亲自在灵前守了七天七夜。

却无人得知,那七天里,孙权连眼都不敢眨,将传国玉玺在周瑜尸体上压了七天,直到第七日清晨,颤抖的在周瑜唇上落下一吻,刹那间,泪流满面。

周瑜的灵柩被葬在了历代君主的陵墓中,伴于旧主孙策灵旁,而另一边,则被孙权下令,安放他死后的棺椁。

大雪飘洒了一整个冬季,沉沉覆盖了东吴大地。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冬,周瑜病逝,享年三十六岁。

第71章 三国三二:王权有逝(三国完)

——孙权

此信与你之时,我应当已是离开此世,传国玉玺给你留下了,你是江东的君主,比起我来,江东最需要的还是你。

你还年轻,命途远长,传国玉玺在你手上,你便是王权,无患无疾。

这东西金贵的很,曹操想要,过些日子,刘备恐怕也会想着法子讨要过去,小心诸葛亮,这家伙太聪明,最会挑拨是非,这样一来,先来攻你的一定是曹操。

鲁子敬有大智,虽然平常看起来笨了点,但子敬才能,足以代我掌管三军。另外,我觉得除了子敬,你还可以在去寻一人,此人名为陆逊,此后大有作为。

你若是想称帝了,就先等着曹操和刘备攻完江东再说,放心,他们打不过你,你再称帝时,就没人敢拦着了。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师兄想替你守一辈子江东,奈何因果已了,我在此世之命虽短,却已了无遗憾,至于你心中之意,我已明了,这个,此事,日后再提罢……

江东河山,缺你不可,万望珍重……恩,估计是时间快到了,我可能要死了,手有些没劲,便不多写了,孙权,好好守着江东,即便是死了,师兄也会护着你的……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一封信,字迹歪歪扭扭,写至最后,已明显模糊了起来,唯沾染着丝丝血迹的大印,清晰的晕在纸上,红的刺眼。

孙权将信连着玉印一起放在了一个小木盒内,没有给任何人看信上内容。

窗外小雪初停,细细密密的覆盖在挡板之上,又被风簌簌吹落。

又一年冬季回落,江东水波泛起,春日归来。

鲁肃接替了周瑜的位置,被封为东吴大都督,同一时刻,身在海昌的陆逊被召回了吴郡。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月,孙权将治所由吴郡迁至秣陵,改名为建业,并驻军于濡须口。

时值晚秋,深深庭院飘零了一地秋红,被风吹得悠悠打起了旋,落于院中清浅的水洼。

有那么几片秋思红叶踌躇着不愿染下,便又随风飘起,三两红叶,悄然落进了窗内,添上信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