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还一边摇头。
沈晓君故作惊讶的瞪大眼睛,“你没吃腻呀!当初嫂子买房都没准备爸妈的房间,我还以为你不想和爸妈住在一起,吃腻了他们做的饭呢!”
又转头问沈晓华沈晓莲这两个姐姐,“我变了吗?我咋不知道?”
沈晓莲:“……你是变了,变能干了,变聪明了,还变孝顺了!要不咋你发财呢!老天爷都站你这边啊!”
一段话说完,沈晓莲忍不住龇了一下牙,妈呀!太酸了!
沈晓君眯着眼睛对她笑,“还是我二姐会说话,要不怎么是优秀的人民教师呢!”
沈晓华忍不住笑:“聪明人,赶紧出去摆碗筷吧,晓莲,把高压锅里的蒸肉端出去。”
又对陈兰道:“上午提过来的酒你收哪里去了?拿两瓶出来。我记得晓君之前给爸妈准备的年货好像有红酒吧!也拿一瓶出来,咱们女的喝,大过年的哪能不喝酒呀。”
陈兰有些不情愿,那几瓶红酒是用盒子装成一套的,看着就不便宜,她还打算明天回娘家的时候当年礼呢!
“咱们就不用喝了吧……”
“喝!怎么不喝?我去拿!”沈晓莲拿着托盘进来,随手放案板上,转身就上了楼。
拿过来的年礼,都被陈兰收到楼上小房间的柜子里面了,柜子里放不下,好些都摆在地上。
自己的家,里里外外的哪里不知道,墙角边儿哪块砖上刻了字,沈晓莲都比陈兰了解。
陈兰见沈晓莲上了楼,趁人不注意对着她的背影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大姑子小姑子的没一个好东西,奸的奸,滑的滑,还有一个表面和气,实际上一肚子心眼!
第196章 劝不住的人
饭桌上,沈文德道:“你们大伯初五要带着全家回来,你们要是没事,初五那天也回来一趟,好多年没见了,都回来见见。”
沈晓华惊讶道:“大伯要回来啊?那我得在家多待几天,我上次见他都是十年前的事儿了吧!”
沈晓君他们的大伯叫沈文道,从小性子就野,十几岁的时候和他们爷爷吵了一架后就离了家。
那个时候还不到四九年。
后面好几年的时间都没有音讯,沈家人都以为他没了,毕竟那时的世道还乱得很,又听人说他在省城和人打架被人给打死了,尸首都被人丢进了河里。
沈家父母不知道伤了多少的心。
谁知又过了十几年,他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还生了一儿一女。
死了十几年的人好生生的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了,沈家人不知道有多高兴。
也是那时沈家人才知道,沈文道离家后的际遇。
他先是跟着几个老乡去了省城,在省城码头给人扛大包,后来得罪了人,被人打断了腿,伤还没好就跑了,怕被人打击报复。
这一跑就更远了,直接出了省,跑到了隔壁的省会长安。
因为混得不好,一直没有和家里人联系,直到后来通过招工进了厂,在厂里结了婚,生了孩子,分了房子当了主管,这才带着老婆孩子衣锦还乡。
沈晓华现在都记得大伯回来时的场景,一家人先是抱头痛哭,眼泪还没擦干呢,爷爷就拿着棍子揍了大伯一顿。
“你大伯住得远,难得回来一次。”
那些年沈家老人健在时,沈文道回来得还勤一些,不说年年都回,但隔上一两年还是会回来看看父母,有一年还接老人去长安家里住了大半年。
后面老人去世,便难得回来一次了。
家里小一辈的孩子,对这位大爷爷大外公几乎都没有印象,像是小薇小悦他们更是连见都没见过。
林哲也一样,他都快忘了还有这门亲戚,毕竟很少听人提过。
“大伯他们回来干嘛?”陈兰直接问道,她也是第一次听说,心里怪沈文德也不提前说一声,又不是刚收到的消息。
沈文德没有多说,“这么多年了总要回来看看……”
别人不知道沈文道回来要干什么,沈晓君知道。
他是送闺女回来嫁人的。
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已经在长安安家生活富足的沈文道会把闺女往老家乡下嫁。
沈晓君上辈子也不信,小时候让自己羡慕不已的堂姐会嫁给一个乡下二流子。
说起沈晓琼,沈晓君都要甘拜下风!
那就是个十足的恋爱脑!
要是沈文道从来没有带着她回过老家,也许她的命运会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那为数不多回老家的时间,让十几岁的沈晓琼认识了乡下老家的李卫国。
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偷偷摸摸的谈起了恋,等沈文道发现的时候抽屉里的信都写了厚厚的一沓。
沈文道知道后肯定不会让两人在一起,回老家也不再带沈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