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芝兰逢珠玉(103)

作者:鱼头小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试菜的两个宫娥很快被带来,都好好的,后来说起今儿个的汤是贾贵妃送来的,是夏太监试的,夏太监忙求饶,千万保证自己绝对试过,没什么异常才敢呈上的。

都是这样的人了,还有什么需要解释的?也不是一个两个都后妃往养心殿送汤汤水水,最后哪个真的能呈上御前,还是要看往太监那里塞的够不够。这汤里加了什么,简直不必多说,刘遇中午一口没喝,所以一切都好,刘迁年纪小,可不就出了事。

细回想起来,也不是一顿两顿了,似乎从某一日起,刘遇在他宫里用膳,就极注意,什么汤水粥羹甚少去碰,今儿个他让刘迁喝汤,刘遇也几度欲言又止,数次提议不若饮些茶水。

皇帝脸色一沉,几乎能滴下墨水来。

第52章 52

其实也不是真的无迹可寻。除却一开始,因着想让当时还是忠平王妃的皇后生下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而刻意冷落妾室的那几年,其他时候,皇帝多半还是个讲究雨露均沾的人。登基后比不得韬光养晦避兄长锋芒的王爷清闲,临幸后宫的日子其实并不如年轻时候多,且被事务拖垮了身子骨,然宫里却一连诞下好几个皇子公主,不似在王府时刘遇一枝独秀的景象。只是一个个的金枝玉叶,却都有不足之症,活生生的一群小病秧子。小公主和五皇子没了的时候,他是真宁愿他们从未出生过,也好过白白来人世吃这一遭苦,还没懂事就回去了。谁都不是傻子,冷眼旁观的刘遇都能猜出个大概,他当然不至于半点风声都未察觉。

然此刻愤懑的滋味却难以言说。他先是想到自己对长子掏心掏肺,他知道了却独善其身,闭口不谈。又想起这到底是父亲后宫的事,刘遇再胆大妄为也没有插嘴的余地。一边心疼幼子的早夭,一边惶恐自己的身体,又不免想到若是林妃还在说不定能劝劝。但更深的,还是一股子毛骨悚然。

太上皇为人好大喜功,且极贪名声,很多事情他不是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但为了面子,也只能将错就错下去。皇帝从登基起就想着要引以为戒,不能重蹈覆辙,但此刻忽然发现,他到底是他父皇亲生的,后宫里刚出生的这些病怏怏的皇子公主们,他当真意识不到是怎么回事?不过是不敢承认自己力不从心、刻意不去探寻罢了。

四皇子病了一场,到底还是救了回来。只是吴贵妃心里憋了一股气,想知道儿子缘何不明不白地吃了顿饭就险些丢了命,见皇帝还是淡淡的不想追究的模样,不禁恨上了刘遇——她倒不至于听信那些永宁王嫉妒弟弟要杀人灭口的胡话,但先前刘遇病时皇帝震怒的模样还历历在目,同如今的不咸不淡实在对比鲜明。吴贵妃年轻,出身不凡,这大约就算是她顺风顺水几十年里最大的挫折了。

周贵妃还在宫里禁足呢,吴贵妃自然不敢明着抱怨,不过话里话外暗叫委屈,叫皇后听得冷笑:“吴妃辛苦,可惜咱们这里没几个当娘的,实在没法子感同身受。你倒不若等周妃痊愈了,去找她玩玩,想来你们能说的开。”

她说这话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吴贵妃脸上挂不住,红一阵白一阵的,忽地反应过来,皇后从前从来不管这些后宫里争风吃醋、捻酸挑拨的闲事儿,是以她才敢这么诉苦,如今这是要站永宁王身后去了?

皇后娘家虽不顶顶显赫,但也算名门望族,昔年忠平王不显,他们也没敢起什么雪中送炭的心思,故而一朝女婿一步登天,他们也没能捞到什么实在好处。皇后多年无出,承恩侯也不是没想过从族里挑几个年轻美貌的送进宫里去,但皇后不是只能听从娘家的小嫔妃,她身居重工,不肯娘家塞人,承恩侯也勉强不得,只能把主意打到失母的永宁王身上。只是永宁王的亲舅舅也不是无名之辈,皇后也淡淡的不表态,只剩承恩侯一个人一头热乎,倒也让宫里人稍放下心来,这时却......?

皇后见宫人们阴晴不定若有所思的脸色,愈加觉得厌烦,冷声道:“永宁王没了母亲,陛下怜爱,多心疼几分,竟不知还惹了你们的不高兴。”吴贵妃吓得发抖,连声道“不敢”,皇后只说道:“没什么事,都散了吧。”她十六岁嫁进忠平王府,熬了十几年,终究母仪天下,成为人人歆羡的、这个国家最尊贵的女人,然而又有什么用?太后不喜她、娘家不满她、后妃不敬她,同丈夫几十年的夫妻,竟只除了低谷陪伴的情分什么也不剩,一起用顿饭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皇上对糟糠妻子算得上良心了,甫一登基便立她为后,连当时生了唯一的皇子又最受宠爱的林氏都从未动摇过后位分毫。但这一天天的,又有什么意思呢?也不知道吴贵妃是年轻,还是娘家、儿子给了她什么幻想,竟还有精力上蹿下跳的折腾。她冷笑了一声,觉得讽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