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公主。”
一旁的李祠开口说道 ,和李瑜眼神对上的那一刻,李祠楞了片刻,嘴角勾起一抹不明的笑容,顿了顿接着道:
“是因为夏国内部起了政变,大将军拓跋烈篡位,原来的皇帝拓跋明宇刺客已经沦为阶下囚。”
“拓跋烈本来就善战,更是不服气输给大汉,所以上位之后便连夜发起了对我汉边境的侵扰。”
说道这里李祠的语气中居然带上了几分哽咽,好似对此事多么痛心一般。
“这件事你怎么看?”
皇帝看向李瑜问道,虽然他向来不喜欢这个儿子,可在战事这方面大汉确实没有人比李瑜更加擅长。
“夏国竟然如此不知好歹,三番五次犯我大汉边境,才刚刚定下的合约,转眼间就不作数……真当我们大汉好欺负的嘛?”
李瑜言辞恳切越说到最后越激动,可皇帝却一言不发,呆坐在床榻之上,面无表情。
“六弟的意思是要和夏国开战嘛?”
“……”
见李瑜并不说话,李祠接着道:
“可如今国库亏空,再打下去也未必能胜,更何况战事一起民不聊生。”
“您觉得呢,父皇?”
李祠语罢拱手朝向皇帝,皇帝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表情,点点头道:
“祠儿说的没错,现如今实在是不宜开战”
第68章 真相将近
“儿臣以为不如派遣使臣,前往议和。”李祠说道。
老皇帝停顿许久似乎在思考些什么,还没说出口的话被李瑜突然打断。
“若是如此,从今往后想必夏国必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大汉边境。”
李瑜死死地注视着李祠的双眼。
况且除此之外,所谓的国库亏空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若是皇帝真心想要开战,这些钱有的是地方出。
皇帝脸上多出了几分愠色,有些干瘦凹陷的双眼露出浑浊的目光落在李瑜身上。
“六弟,兄长知道你擅长应战,但总不能让大汉子民因为你冒险。”
“好不容易大战才刚刚结束,此时开战难免动摇民心,还请父皇三思啊!”
老皇帝见状沉吟两声,干哑的喉咙里发出声音。
“祠儿说得对,让周先云先稳住形式,将战报给外边的大臣一一过目,明日早朝就让他们给朕选出几个能当使者的人,前往边境和夏国和议。”
“况且那拓跋烈也只是个鼠目寸光之辈,胸无大志。”
“这次挑衅估计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老皇帝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顿了顿,好似从胸中呼出了一口浊气接着道:
“那朕就给足了他面子。”
语气中满是不屑,李瑜此刻脸上已经满是烦躁的表情,心中暗骂皇帝目中无人才是真正的鼠目寸光之辈。
可刚想要开口就被皇帝打断。
“不必多言,朕心意已决。”
随即挥挥手对着李祠道:
“去吧。”说完像是耗尽了心力一般在宫人的搀扶之下重新躺回了床上。
李祠慢慢退出皇帝寝宫,李瑜也跟在他身后走出了这间让人不适的房间,一甩袖子离开连看也没看身后正在传达皇帝口谕的李祠。
李祠眼神紧紧黏在李瑜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
作为武将周见山不出意外也被叫进宫里,李祠交代完之后急忙追上了远走的李瑜的背影。
“王爷!”听见他的喊声李瑜回头淡淡看了一眼,继续向前走,周间山见状赶忙追了上去。
“你也知道了?”李瑜问道。
周见山点点头道:
“看皇帝的意思……估计是不会开战了。”
“哼——”李瑜脸上的表情僵了片刻随即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嘲讽。
“照这样下去,大汉早晚毁在他手里。”
“王爷……”周见山出声提醒道:
“这还在宫门口,王爷谨慎隔墙有耳啊。”
“本王知道,这些话本王早就想说了,到了今日那里还顾得上这些?”
却没想到李瑜的话更加放肆完全不将皇帝放在眼中,那语气……怎么听都像是要谋反。
周见山还以为自家王爷被气昏了脑袋,冲上来就要抓住李瑜的袖子试图阻止他接下来的话。
“别动!”
刚跨出半步就被呵斥在了原地,顺着李瑜的目光看去一个身影从墙角旁一闪而过,周见山回过头来对上了李瑜高深莫测的表情。
“那是谁派过来的人?”周见山低声问道,再回头李瑜依然走出了好远,赶忙跑两步跟了上去。
“李祠的人……从刚才就跟着本王了。”说道这里李瑜的语气变得格外冰冷,看向前方的目光好似能结成霜般。
“不就是想看看本王是什么态度嘛……那本王就让他们好好看看,不知道这个答案他们满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