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麦粒要是多了,那价格肯定也上不去。”李恒远道,“再说,跟我收粮的粮店,背后的东家可是清河侯府的少爷,我要是带头把这市场的水给搅浑了,让他没得赚钱也不行。”
老村长一听到清河侯这几个字,心头就不经一跳,“那你打算怎么办?”
“也不怎么办。”李恒远把自己跟傅墨言商量好的对策告诉了他道,“只要我们事先先要跟村里人说好,村里磨出来的粮食,都先要紧着有间粮店来买,只有有间粮店确定不要之后,我们才能把粮食卖给其他粮店。”
“这问题不大。”说着,老村长才好奇的朝李恒远打听道,“不过,这粮店的收粮价到底是多少啊?”
“二十文一斤。”这是李恒远跟傅墨言商量好的对外收粮价格。“这是侯府看在石
磨是我家制作出来的份,才给的价格。”
一听到石磨这两个字,老村长瞬间就明白过来,粮店为什么能开出这么高的价格,“我就说,侯府的马车怎么三番四次的来找你,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啊。”
“是啊。”李恒远说完还有些感叹,“要不是他们,我说不定早就把石磨的事情给说出去了。”
听到这话,老村长瞬间觉得自己明白了点什么,只见他拍了拍李恒远的胳膊,一脸我什么的都明白了的表情道,“我知道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李恒远看着不知道脑补到什么的老村长,差点就开口想要问问他到底知道了什么。
好在,理智最后还是拉住了他。
这不,有了老村长的自我脑补,后面的发展就更加的顺利了。
只见老村长一从李家出去,就叫人去村里挨家挨户的喊人到村里的祠堂开会。
正好这段时间村里每家每户,都在为家里的几亩地忙活,根本没几户人家出海的,所以在老村长的召唤下,只要是在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来齐了。
当然,也有没来的。
比如,不知何时又消失不见的刘氏。
李恒建在让李安文几个在家里田里找了好几圈,都不见刘氏的身影,而家里还少了一刀的肉,就知道她肯定又回娘家了。
李恒建有些失望的朝几个儿子摇了摇头,“你们这个娘啊……”
“爹……娘她……”李安文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给刘氏辩解。
李恒建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走吧,我们先去祠堂。”
“嗯”
南礁村祠堂,老村长在见村里的人基本上来齐了,就让人把祠堂的大门给关了上来。
看到老村长的举动,祠堂里的村民们有些纳闷的朝他看去。
“村长老叔,你这是干嘛呢?”
“是啊村长,你把我们都叫到祠堂是有什么事啊?”
“就是,还特地把大门给关上了,难不成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通知?”
“没错。”老村长道,“我今天把你们叫来,确实有重大的事情要通知。”
“真有什么重大的事?”
“什么重大的事?至于把我们都叫到祠堂里来。”
“让我们整个村都赚钱的大事!”老村长有些激动的喊道。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专栏里的预收文支持一下啊 QAQ
第45章 、第 45 章
老村长这话, 让在场除了几个知情的人之外的村民们都骚动了起来。
“整个村都赚钱的大事?”
‘村长老叔,你倒是说啊,这都是什么事啊?”
“是啊, 到底是什么事, 能让我们都赚钱啊?”
说着, 不少人也注意到了在老村长身边站着的李恒远。
一看到他, 村民们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李家这段时间的车来车往,一想到这,他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恒远, 是不是你那又要收粮了?”
“难道是你那粮店收粮的粮价要涨了?”
“真要涨价了?”
“恒远, 我家小麦已经晒透了,一会儿我就拉你家去。”
“还有我, 我这小麦都晒了好几天了!”
“对对对, 一会儿我家的我也给你拉过去。”
“不用不用了。”李恒远赶紧道,“我不收麦子了。”
“什么?”
“你不收麦子了?”
“这那行啊, 我都把麦子收拾好了, 你怎么就不收了呢?”
“是啊, 恒远, 你可不能不收我家的麦子啊。”
“村长, 你到时跟恒远说说啊,实在不行, 实在不行……这价、这价我可以再便宜一文,只要你能收就行啊。”
“真不行。”李恒远道, “你们这要是在把粮食卖我了,那可就亏大发了。”
“亏什么啊。我要是不卖给你才亏大了。”
“是啊,那货郎来村里收粮最高才愿意给两文,拿到刘记那掌柜还更狠, 只肯出三文还是两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