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就是最近了,因为江絮突然非常积极地开始往外头跑收购物资,那些恶心娘们儿又开始叭叭,说江絮肯定是复习了这么久发现一点进步也没有,知道自己不可能考上大学了,所有又跑出来工作,想要挽回点脸面了。
这一波一波的,搞得李笑梅、樊少梅她们听见了,都气得要命。
所以现在李笑梅她们是真的很担心,生怕江絮回头要真没考上大学,那些恶心娘们儿还不知道要说什么呢。
背后说闲话倒也罢了,要是说到江絮面前来,那还不把江絮给气死?
听李笑梅这么说,樊少梅也在旁边劝:“可不是,你看军区那些娃娃们,哪个不是临考试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可见这临时抱佛脚肯定还是有用的,能多学一点是一点。”
江絮正想说自己复习得很好让她们不要担心,就听见旁边突然传来嗤地一声嘲弄的笑声:“啧,临时抱佛脚也得有这个基础才行吧,一个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小村姑,就算是有高中文凭,以为就真能考上大学了?也不看看今年都多少人报名。”
江絮扭头看过去,就看到了蒋霞和蒋曼妮。
说话的自然是蒋曼妮。
自从设计江絮她们这些军嫂上台出丑不成,自己反倒还被文工团处分了之后,蒋曼妮好像就想开了,直接把对江絮的厌恶摆在明面上来了。
本来那次事情以后,张荣德是想直接想办法把蒋曼妮调去别的军区的,但是以蒋曼妮的资历,去其他军区肯定不如在宁省军区发展得好,最后她破釜沉舟,干脆迅速在宁省省委找了个对象结婚,张荣德自然不好再插手把她调走。
结婚以后的蒋曼妮,没有收敛,反倒比从前更加高调。
因为她嫁的那个人,虽说长得非常普通甚至有些尖嘴猴腮,但是家里条件确实是好,父亲是宁省省委的主要领导。有了这么一个婆家,蒋曼妮在文工团的地位自然稳固,别说台柱子的地位了,就是副团长的位置,也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
也因此,现在再看到江絮,她的态度自然也就更高傲了。
江絮倒是一点不生气,淡淡看她一眼,说:“你一个没报名的人管得着考生的闲事吗?国家鼓励各界人才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参与考试,怎么你是对国家政策有意见?哦,对了,你是觉得农村人就不应该参加高考?可是国家明明鼓励工人农民积极参加高考呀,你这么说,难道是我对高考政策有什么误解,要不然我打个电话去省委问问?”
蒋曼妮:“你!”
什么打电话去省委问问,这分明是在威胁她!
蒋曼妮还想再说,旁边蒋霞制止了她:“曼妮,费这些唇舌做什么,考试结果出来,谁考上了谁考不上还不是一目了然?”
她怕自己这个冲动的侄女再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赶紧就想把人拉走,结果就听见江絮淡淡地又回了一句:“蒋霞同志说得不错,等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蒋曼妮同志你就会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狭隘了。”
蒋霞:“……”
她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算了,这小村姑现在把话说得这么满,回头考不上大学,就知道后悔了。
蒋霞冷笑了声:“呵,拭目以待。”
第109章 考场变故
早晨正是买菜的高峰期, 路上来来往往的,可不止她们几个,不少人听见她们这边呛起来, 都立马放慢了脚步, 假装路过,实则跟着看热闹。
不少人对蒋曼妮的态度暗暗反感, 毕竟随军的军嫂里面, 农村出来的可不少。蒋曼妮这样左一句小村姑右一句犄角旮旯的, 真是让路过的不少人都跟着躺枪。
但是没办法, 人家是大城市出身的姑娘, 还是文工团的台柱子, 确实是有傲气的资本。
军嫂们敢怒不敢言,听到江絮怼蒋曼妮怼得哑口无言,暗暗高兴,都在心里给江絮鼓掌。
当然, 也有看江絮不顺眼的, 就小声嘀咕嘲弄:“话说得那么满,回头考不上大学才是丢脸。”
于是李笑梅她们就更担心了,她们不但自己劝江絮, 还让自家男人去劝秦敛, 于是秦敛每天被一帮战友追着劝他休个假在家好好给媳妇儿做后勤保障工作, 像是买菜做饭这种事情就别让媳妇儿干了。
秦敛:“……”
他媳妇儿能不能考上大学, 这些人居然比他还关心, 就离谱。
后面发展到, 不止战友, 就连刘敬国看到他,都要提醒他做好考生的服务工作。
当然, 除此之外,刘敬国还暗戳戳地跟他打听江絮想考什么学校,话里话外的都表示,虽然各地的学校都不错,但是首都毕竟是首都,好的学校更多,而且江絮过去了,还能有人帮衬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