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不做伏弟魔(90)

可惜,紧赶慢赶,还是迟了。

第29章

刘大爷骑着自行车,林翠跟在他身后,也骑车自行车。

昏暗的天色中,两个人一前一后往前骑。

林翠一边骑车,一边左右打量,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可算是让她找到了一家副食品商店。

商店就在道路的右边,不用过马路就可以到达,很方便。

“刘大爷,麻烦你等我一下!”

林翠大声喊了前面的刘大爷一下,自己已经同时跳下自行车,推着自行车往商店的方向去了。

她提前有了打算,所以故意落后了许多。

刘大爷回过头,才发现林翠推着自行车去商店,他连忙大声制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他毕竟上了年纪,腿脚不太灵便。不太会直接骑车掉头。

只好先下了自行车,再调转车把儿,再上车往回骑。

这么一来一去的,也就耽误了时间。

所以等到刘大爷赶到副食品商店门口的时候,林翠已经拎着着两袋子东西出来了。

刘大爷哎呀两声,十分无奈。

“你说你这姑娘,还买什么东西,刚刚上班,还没有发工资。你哪里来的钱!”

刘大爷絮絮叨叨,林翠一点儿不觉得不耐烦,内心反而涌上了一股暖意。

她嘻嘻笑着,也不反驳,反正东西是已经买了,也没法退回去。

刘大爷也知道没用,说了一会儿,也就不说了。

只是心里想着,这样好的姑娘,要是自己的闺女就好了。

买好东西,不至于空手上门,林翠心里也就有了底,有心情开始欣赏周围的景色。

一排又一排的院子,一个又一个的胡同。

越往前骑,林翠觉得这个景色越发熟悉。

好像,周家所在的那个大小院也在这附近。

林翠于是问刘大爷住的是不是大杂院。

刘大爷点点头,“是啊。这是之前遗留下来的的院子。华国成立以前,甚至更加久远的年代,那些达官贵人就住在这院子里。后来,人民当家做主,也可以住这样的院子了。”

刘大爷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慨。

如果不是这样好的时代,他和家人一辈子都住不进那样几进几出的院子里。

原来是这样。

林翠就说呢,这里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怎么会有大杂院这种皇城根儿的特色民宅出现。

也难怪了。

这个县城所归属的城市,甚至整个省份,在古代出了不少大富商。

那时候整个省份的人都以做生意为荣。

除了那些著名的富商之外,也有小生意人。他们没有大富商那样富可敌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但是为自己和家人置办一处宅院,还是完全有那个能力的,甚至富富有余。

一个生意人拥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宅院,也是很普遍的。

这些宅院,后来也就成了大杂院。

一个院子里住着几家人。根据每家人口的多少,分派住的地方。

人多一点儿的,可能住正院,毕竟正院是最大的。

人口少的,就住偏院。

当然了,也不一定完全公平,还是要看住家的地位和人脉。

周家住的是这样一个大杂院,刘家住的也是类似的大杂院。

只是两家隔着四五条巷子,所以彼此之间并不太认识。

路过周家所在的巷子口,林翠不自觉地往里头看了一眼。

天色越来越黑了,巷子里昏暗一片,什么也瞧不真切。

林翠转回头,心里有淡淡的遗憾。

很快到了刘大爷家。

一进门儿,一股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

刘大娘笑眯眯的,迎上来一把握住了林翠的手,说:“哎呀,你可算是来了。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一会儿可不许跟大娘客气!”

刘大娘长了一张圆脸,看起来十分可亲。

林翠一见她,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人跟人之间是讲缘分的,林翠觉得,自己跟刘大爷刘大娘两个老人缘分不浅。

她把刚刚买的东西递过去,自然又挨了刘大娘一顿数落。

林翠也不反驳,只是含笑听着。

刘大娘说了两句,也就不说了,拉着林翠到脸盆处去洗手,再把她拉回到饭桌跟前。

饭菜是刚刚出锅的。

一条炖鱼,一盘炒肉。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从这个年代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待客饭了。

林翠满脸欣喜,哇一声叫出来,“大娘,您怎么知道我爱吃鱼?”

说着,她人已经坐下来,拿起筷子夹鱼去了。

刘大娘并不觉得林翠这样没礼貌,相反,她一下子就更喜欢林翠了。这孩子实诚,不藏心眼儿。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跟这样的人相处,不累,也不用藏着掖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