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骗人可真难啊,比干农活累多了。尤其当他面对林翠那一双澄澈的眼睛的时候,好几次,江午都差点忍不住把实情说出了。
可是没办法,为了川哥,他只能忍住。
川哥也不容易。
买稿纸和钢笔墨水的钱是川哥出的。
为了让林翠相信这些纸是被降价处理的,川哥自己拿着一支笔挨个在稿纸捣鼓,又是划道儿,又是点墨点的,还不能痕迹太重。川哥说,污渍太重,稿纸就不能用了。
这还不算,川哥还说只是污渍太单调,可能会引起林翠的怀疑。
怕林翠怀疑,川哥还不能只用笔划污渍,还又是撕,又是折角的。
这还不算,一会儿,他去了大伯家,还得说谎呢。
哎,这还没跟人家林翠正式处对象呢,川哥就如此殚精竭虑。
这要是真的处上对象,还不得操心到头秃?
想起周川那高大的身形、硬挺的五官,却配个秃头……
江午一阵恶寒,甩甩脑袋,强迫自己不能再想了,加快速度往大伯家去了。
再说林翠。
送走江午后,她小心翼翼地把纸张拿回自己屋子里,撕下薄薄的一叠放在瘸了腿的桌子上,剩下的让她给压在了炕席底下。
看着鼓鼓囊囊的,林翠又在上面压上了被子。
整理好一切,林翠坐到桌子旁,把之前写给顾主任的那篇稿子默写在纸上。
原件已经被顾主任收走了,但林翠有个习惯,她喜欢留着自己写的所有文章的存底。
几十年后有电脑,可以留存电子版。
但现在不行,就只好重新把那篇稿子默写一遍了。
林翠的记忆力很好,很快写完,吹了吹稿纸,让上面的墨迹晾干。
然后,把稿纸折起来,也跟刚才那厚厚的一摞稿纸放在一起。
吃了午饭,睡醒午觉,林翠去了一趟大队部。
稿纸和笔现在是有了,但林翠不熟悉这个年代报纸上的稿件的文风。所以,就想来大队部借一些过期的旧报纸看看。
一进门,就瞧见了江村长。
“江村长!”
林翠喊了一声,就见江村长脸上很突兀地溢出笑容来。
就好像她是一个什么开关,只要她出现,江村长就不由自主地笑。
“林翠,快快进来!正好我这有块西瓜,还没动,给你吃!”
江村长甚至站起来迎接她。
过于热情的态度让林翠有点发毛,连连摆手说自己不吃西瓜。
“村长,我就是来问问,大队部有没有过期的旧报纸,我想借去看看。明天就给您还回来。”
“咦!”
江村长不赞同地摇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这么见外!不用着急还,啥时候还都行!”
主要报纸是属于集体财产。
要是江村长自己家的,他肯定直接送给林翠。
好不容易侄子有了心仪的对象,又是这么好的姑娘,江村长十分为侄子高兴。
那小子虽然嘴上没说啥,但中午去家里吃饭的时候,江午居然掏出80块钱给他,说先替林翠还上。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嘛!
这得是啥关系,才能替林翠还钱呀!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这还不算,江村长本着帮助未来侄媳妇的心思,说自己可以垫这个钱。那小子居然急得脸红脖子粗的,说这个钱他要自己给。
江村长现在看林翠就跟看自己侄媳妇一样一样的了。
他亲自找了厚厚一摞报纸给林翠,还嘱咐她,以后不要那么生分,叫什么村长,直接叫大伯就行。
林翠拿着报纸离开大队部,整个人真是有点懵了。
上午还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怎么过了一个中午,江村长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想来想去,林翠没想出什么特别的理由来,只好把江村长态度的变化归因于江午。
拿着报纸回家,林翠倒了一杯水,开始翻看报纸。
头版头条是不用想,那上面的新闻稿和通讯稿,都有专人负责。
林翠只挑副刊看。
花了一个多小时,她一目十行地浏览过十几张报纸,大概心里有数了。
文体么,就是她之前写过给报纸投稿的那些文体,但遣词造句上有一定的年代特点。比如,文中都要提到伟人语录。林翠接连看了几篇文章,都是如此。
再有,就是几乎每篇文章,都充斥着一股热血的味道。
看了就让人心潮澎湃。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特点了。
林翠暗自把这些都记下来,又着重研究了两篇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她这临时抱佛脚的自我培训,就算是完成了。
然后拟了三个题目,选了最合适的一个,思索片刻,林翠开始奋笔疾书。
不过一个多钟头,林翠就完成了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