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尹灼还是第一次过来,趁着夜色远远看过来,大理寺的大门有股阴森的感觉。
但尹灼因为跟着康熙过来的,不仅没有感到害怕,反而觉得这跟皇宫的宫门一样,庄严肃静。
这里代表着大清的律法和公正。
【任何时代都少不了约束,法律才是最公平的,可惜现在依法治国的思想并不突显,老百姓里面有几个知道大清律法的啊,唉。】
康熙步伐放慢,小六说依法治国?
这种思想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从古至今都是君权为上,但也不得不说这样有很多弊端。
有权有钱的人犯错的代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法比。
前者只要拿了钱就能摆平一切,而后者仿佛才是法律的约束对象。
小六这也是给他一个提醒。
现在的律法存在弊端。
【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也只有现代做到了吧。】
康熙承认自己也是有点私心的。
小六这直接往他软肋上戳了。
康熙有些心虚。
他承认自己做不到这个份上。
算了,律法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一切慢慢来。
第一百章 想死的第一百天
格靖和塔娜这边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 大理寺除了文职官员外,还有比较多的武官。
毕竟是负责审理案件的,脾气多少有点凶。
一开始得知是两位公主来办案, 还有些诧异,但反应过来之后就有些不服。
公主凭什么抛头露面在外面。
而且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后宫不得干政, 女子干政那都是祸乱朝代的妖女。
从古至今女子干政都会引起朝堂动荡。
引起万人唾骂,遗臭万年。
就连那成功成了皇帝的武媚娘最后还不是把大唐交给了李家人,更不敢在碑上刻字,不就是心虚理亏吗?
大清的公主就是用来抚蒙的。
皇上步子跨太大了真不怕拉着胯吗?
两位公主竟然参政了,要知道她们以后可是要嫁到草原的, 这不是直接把大清的朝政要事和一些机密事件送到草原部落的嘴里吗?
女子在外出嫁从夫,草原最后才是她们的归属。
现成的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皇太后。
皇太后从草原来,但现在还不是死心塌地的在后宫呆着。
阿哥们还有想灭掉太子自己上位的呢, 皇家的儿女自古就心狠。
皇上不怕放出去两条会咬人的狼给自己留下后患吗?
本来噶尔丹的事就还没解决,康熙皇帝更是为此亲征了两次,现在说着是等着对方使者上门求和,但这正月都过去那么久了,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皇上现在这么着急充实国库不还是在筹备第三次亲征的事吗?
而且皇上这根本就是在害公主!
要是送去一个草包公主就算了,草原部落首领自然会好好待她,但是送去的是做过实事的,对大清的规章制度和机密事件有所了解的, 那不是逼着他们对付公主,让她们把知道的事都吐出来吗?
现在蒙古和大清全靠姻亲维护者表面的和平。
还有蒙古部落连外附都不愿意呢,内附的几个部落也不老实。
皇上的心怎么就那么大呢。
众人都觉得皇上的做法越来越大胆和荒唐了。
已经违背儒家传统了,更是违背祖宗法制。
他们满族人说着尊重儒家文化, 其实内心里还是看不起汉人的。
今天公主从政的事一暴露,等着吧, 明天那些大臣肯定会把今天的委屈都发泄出来。
阿哥们他们不敢喷因为他们不确定最后太子会不会真的上位,但公主可是没有当皇帝的可能的,她们更大的可能是外嫁蒙古,所以根本威胁不到他们。
他们动不了阿哥,还动不了公主吗?
那格靖公主可是到了年纪了的,是时候该让她准备抚蒙出嫁的事了。
而且四公主的郭罗玛法也不是什么大官。
五公主虽然也没有什么背景,但她有几个哥哥和弟弟。
四阿哥就不说了,皇上和太子殿下对他很是看重,之前更是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去南方忙播种御稻的事,要御稻真在南方种成了,那四阿哥的民心可不是其他人能够比的。
还有一个哥哥是六阿哥,现在都快成团宠了,之前闹着要给全天下的女子解除裹脚的陋习,为此还发明出了新的纺织机,让纺纱的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现在已经纺纱机已经慢慢推广开了。
前两天更是有个自行车。
最重要的是他把天花给消灭掉了,还以身作则带着十四阿哥接种了牛痘,向全天下的人证明天花真的能够用牛痘来预防。